随着重疾新规出台,加上民众对个性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重视度日益提升,重疾险未来的定位,不再是纯粹的收入补偿,而是全程协同。
车险综合改革实施近5个月,有成绩也有隐忧。
2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银保信向各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下发的《关于加强全国车险信息平台手续费数据上传质量工作的函》指出,部分保险公司中介渠道跟单手续费比例上传为0;手续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一致;保单财务支付时效较慢;数据上传不及时;代理人许可证或执业证信息有误。
手续费乱象仍存
具体而言,从车险平台记录的跟单手续费比例看,存在部分保险公司中介渠道跟单手续费比例上传为0的问题,且保单量占比较高,与实际中介业务场景不符,降低了手续费数据的准确性。
所谓跟单手续费,通俗来说,即投保时系统录入的手续费。例如,河北、安徽、湖南等地区经纪业务渠道跟单手续费比例上传为0的保单量占比超过20%;部分保险公司跟单手续费比例上传为0的保单量占比超过10%,最高占比达96.64%。
通过计算保险公司跟单手续费与保险公司财务支付手续费金额差异,存在手续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报支不一”的问题易影响监管和行业对车险市场最终支付手续费结果的判断,造成决策偏差。
例如,湖北地区手续费金额不一致的保单量占比为14.92%,福建地区占比为12.88%。其中,湖北地区手续费金额不一致保单中,12.09%的保单财务支付手续费金额小于跟单手续费金额,福建地区手续费金额不一致保单中,12.23%的保单财务支付手续费金额大于跟单手续费金额。
从车险综合改革上线后的保单财务支付情况看,存在部分地区的保险公司支付完成度较低,支付时效较慢的问题,可能存在费用延迟入账现象,易加剧财务数据的不真实,对后续开展保费不足准备金测算造成影响。
例如,兼业代理渠道支付完成度较低,90天支付保单量占比仅为27.31%;部分公司90天支付手续费笔数为0。
从保险公司财务完成手续费支付后上传至车险平台的时间看,存在部分公司上传不及时的问题,对后续开展保费不足准备金测算造成影响。
例如,从各地兼业代理渠道看,重庆和福建高于70%的保单存在已支付但上传至车险平台延迟超过10天的情况。
从保险公司上传的代理人许可证号(机构编码)或执业证号数据看,大部分地区保险公司上传的许可证号或执业证号与原件信息不一致,影响手续费支付信息上传及正常结算,不利于行业对车险手续费违规支付乱象的管理。
新老问题交织
2020年9月,由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车险综合改革实施后,“降价、增保”目标效果显著,保费价格下降、手续费率下降“双降”和保险责任限额上升、商车险投保率上升“双升”,市场乱象得到明显规范。
但一些“老问题”仍然存在,包括部分地区和部分机构的高手续费竞争和数据不真实的问题开始反弹、按照“地板价”出单、给予合同以外其他利益、增值服务条款使用无序、异地业务跨省流动、新车整体折扣仍然偏高等问题。
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包括部分地区和机构出现“低价高费”的情况、多数公司对多数地区未明确提出调减保费规模考核指标、部分公司为争取价格优势拼凑自主定价系数较高的车型业务、部分公司通过驾意险的高手续费来套取费用补贴车险。
为此,银保监会多次召开车险座谈会,明确指出车险综合改革以来市场运行平稳,但个别地区、个别机构存在市场费用超过备案标准,反映出部分地区、部分机构的手续费和市场费用有所反弹,并明确将及时紧盯、从严查处等。
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监管措施逐步出台。例如,作为车险考核机制的配套文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工作组研究起草的《关于改进财产保险公司车险考核有关工作的建议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对财险公司基层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规范,即将车险合规、效益、发展、服务、创新等相关指标纳入对基层机构整体绩效考核体系中综合考量,并确保合规、效益和客户服务类指标占有较高比例权重。
此次,中国银保信表示,将在银保监会指导下,持续加强手续费数据治理工作,要求财险公司重点做好:遵照中国银保信下发的车险平台业务和技术文档要求,据实上传承保、理赔、手续费等环节相关数据,确保上传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对上述手续费数据质量问题引起重视,围绕相关问题开展排查,并采取相关措施尽快进行整改。明确专人专岗对上传数据的跟踪和比对,定期提取数据,探查手续费数据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规范系统操作人员数据录入标准,杜绝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错误,确保上传数据的有效性。
车险何去何从?
在车险综合改革进一步让利消费者后,车险保费承压明显。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财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3584亿元,同比增长4.4%,车险和非车险增速均有所下滑。其中,车险和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245亿元和5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和10.6%。
从单月看,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