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达4502.76亿元,刷新单月发行历史最高纪录。发行同样火爆的还有私募基金,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2147只,该数据同样成为历史最高纪录。
95后的王丽(化名)喜欢在大学室友群里聊一些日常的琐事,她在元旦假期结束以后发现,大学的老同学时不时在群里聊起基金、股票,还晒出自己的基金收益。受老同学的影响,王丽也拿出存款买了一只明星基金。“买了后一天就涨了5个点,这也太香了吧。”王丽有些兴奋,她最近也开始频繁地和老同学讨论基金的涨跌情况。“最近还有什么好的新基金?我再买点。”
王丽的故事是今年以来公私募基金发行火热态势下的一个缩影。1月权益基金发行规模为4502.76亿元,刷新权益类基金单月发行规模的历史最高纪录。另外,1月29日当天,私募发行数量超过200只,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两年基金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不少像王丽这样的投资者借基入市。然而,自1月26日以来,流动性趋紧的预期使得A股大幅波动,基金重仓股调整颇为明显,一些新基民就此陷入了纠结。这一“悲喜录”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的大浪潮中,投资者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资金入市猛:公私募发行齐创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以来,投资者借基入市热情高涨,公募基金发行创下多个历史纪录。
今年1月新成立公募基金122只,发行规模超过4900亿元,这一规模仅次于去年7月。其中,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为4502.76亿元,刷新单月发行历史最高纪录。
另外,今年还有30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一日售罄,百亿级爆款基金频出。具体来看,广发均衡优选混合、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广发兴诚混合、广发成长精选混合、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混合、富国均衡优选混合等6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均超过(包括)100亿元。其中,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认购资金更是逼近2400亿元,创下新基金认购历史最高纪录。
2月首周,基金发行依旧热闹。本周(2月1日至2月5日)将有30只新基金发行,南方基金投资老将史博、去年一度夺得公募基金业绩冠军的广发基金郑澄然、孙迪,有“成长股猎手”之称的景顺长城杨锐文均将发行新基金。
发行同样火爆的还有私募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在1月29日当天,新增备案私募产品232只,创下历史纪录。从月度数据来看,1月备案私募基金共达2732只,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达2147只,占备案基金总量的77.76%,该数据同样成为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多家私募的产品遭到抢购。一位银行渠道代销人士透露,某知名私募的产品上线才8分钟便销售了10亿元。“现在银行代销产品尽可能找头部私募的原因,除了看中其投资能力,还可能是担心小私募发行产品的规模上限相对比较低,客户抢不到。”
基民心态急:热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除了新基金发行火爆,近期基金还频频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多位业内人士感慨道:“基金出圈了。”
支付宝理财平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的搜索量环比增长了300%,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更有超500万人关注。
无独有偶,此前凭借所管理医药基金的优秀业绩而出名的中欧基金葛兰,近一个月的支付宝搜索量也环比增长了7倍,其中还有不少人搜“兰兰”这样的昵称。
在此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受热搜榜影响“慕名而来”,申购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支付宝数据显示,近一周,超200万人购买易方达蓝筹精选,超100万人购买中欧医疗健康。1月27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和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双双限购。具体来看,易方达蓝筹精选宣布将申购限额由10万元调整至5000元,中欧医疗健康在代销渠道的申购限额调整到10万元。
华南地区一位基金公司营销总监透露,尽管部分明星基金经理限购,但是投资者依然热情高涨。“限购都限不住了,但是基金经理压力已很大了,如此大的规模一时无法适应。”
随着近日大盘回调,上周多数基金净值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调整,新冲进来的投资者有些难受。有投资者颇为纠结:“今天需要卖吗?上个星期把我跌怕了。”也有投资者表示:“微博里都是忽悠,山顶上车,跌了3天顶不住了下车了。下周涨了再买,一定要把亏的补回来,回本就撤。”
“前段时间市场涨得比较好的时候,我表姐找我推荐基金。这几天市场有所调整,表姐又过来问我,基金要不要卖出。”沪上一位基金行业从业者有些无奈,“随着基金赚钱效应显现,叠加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身边不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基金的人开始买基金,但是大家的热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与此同时,私募投资人也略显慌张。“我们和投资者沟通比较密切。最近确实有一些新客户刚买产品不久就经历了市场调整,目前处于小幅浮亏的状态。他们过来问我们,需不需要短期避险、市场还会不会继续下跌、公司后续打算怎么操作等问题。”沪上一家中型私募的市场人士透露。
上述人士认为,即便没有流动性趋紧的预期,机构“抱团”板块的回调也在预料之中。去年以来,各路资金源源不断借基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