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1.基金圈沸腾了!万亿级“大蛋糕”终于来了:七大配套文件全部下发
2021年1月30日,沪深两市交易所、证券业协会正式颁布了公募REITs业务的配套细则,合计有七大文件。这也是在2020年证监会8月7日正式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9月4日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公募REITs业务相关配套文件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之后,又一次公募REITs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2.8000字重磅方案!中办国办发文,对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实施、培育机构投资者等提出具体要求
1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定原料药等专项领域反垄断指南、豁免制度适用指南,出台实施企业境外反垄断合规指引。推动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制。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严厉查处涉企违规收费行为。
3.证监会核发2家企业IPO批文
近日,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业的首发申请:杭州联德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4.上海:配合上交所稳步推进主板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
1月30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制度。配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稳步推进主板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争取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加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力度,依托上海证券交易所打造全国基础设施(REITs)产品发行交易首选地。
5.北大方正迎来"白衣骑士"!平安、珠海华发和深圳特发组团重组"中国校企巨无霸"
1月29日经过多轮竞争性选拔,北大方正集团重整投资者名单终于确定,接盘方为珠海华发集团、中国平安、深圳特发集团组成的联合体。
6.海航集团申请破产重整
1月29日晚间,海航集团宣布:2021年1月29日,我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我集团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7.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返乡防疫盲目“加码”就是“懒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的“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明确表态,这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对明显违反返乡加码“六不准”的地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8.楼市重磅变化!北上深个人贷入市全面趋严
1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已注意到近期出现的“部分购房者为填补房屋交易资金缺口或进行套利,挪用消费贷、经营贷资金作为购房款或’过桥’资金”等相关舆情。该局针对舆情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开展数据筛查,并就筛查发现的疑点线索向辖内银行机构下发监管提示函,要求各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开展全面自查。同时,北京银保监局已会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组建联合工作组,将于近日赴银行机构开展专项核查。
1月29日晚间,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上海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商业银行对2020年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银保监局报送自查和整改报告。禁止发放无用途、虚假用途、用途存疑的贷款。防止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防范借款人或受托支付对象通过非常规大额取现、中间人过渡资金等各类方式规避用途管理。完善信贷资金用途监测与拦截机制,扩大模型监测范围,提升监测效果。对确认用途违规的行为,应及时采取实质性管控措施。
据深圳媒体报道,深圳银保监局将就深圳市场的房贷额度、主动调控和贷款利率等问题进行研讨。记者了解到,近期深圳有的银行开始严查购房者流水,只认定三种流水为有效。有按揭中介对记者表示,因为有同行被抓,近期都不敢再造假流水。
近日,有消息称,广州多家银行停贷或暂缓贷款,有大行提高按揭贷款利率水平。针对相关问题,记者专程向广州地区四大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了解情况。工、农、中、建四大行广州分行表示,今年以来未下令停贷或者暂缓贷款,接单节奏和去年三、四季度持平。各家根据市场形势,差异化确定按揭贷款利率。
9.82只A股"一夜预亏"3000亿,海航控股创下亏损之最!
周末,A股2020年业绩预告的最后日子,一批巨亏股挤着发布巨亏公告。被申请破产的海航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亏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