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短端流动性收紧,沪指止跌60日线本周,三大指数转跌,前期热点板块悉数下杀。从结构来看,军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热门板块跌幅居前,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超跌板块也悉数下跌。从消息面来看,央行持续回收短期流动性,以及外盘大跌引致了A股大幅回调。从基本面来看,热点板块估值偏高,短期涨幅过大,投资者分歧加剧,板块易暴涨暴跌。从成交额来看,本周成交额继续缩量。
行业方面,休闲服务、银行板块收涨,其余板块下跌,国防军工、电气设备和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宏观:1月PMI较上月小幅回落
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3%、52.4%和52.8%,比上月回落0.6、3.3和2.3个百分点,均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本月PMI主要特点有:一是大中型企业景气度总体稳定,小型企业景气度回升。二是产需两端扩张力度弱于上月。
三是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落。四是价格指数继续高位运行。五是假日效应带动消费品行业回暖。
五个特点中,有三点值得关注。其一是小型企业PMI为49.4%,虽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景气度仍偏弱,这表明经济的复苏仍旧是结构性的,以大企业复苏为主,小企业复苏仍需要政策支持;其二是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落,疫情影响下进出口难以维持高增长。
其三是价格指数继续高位运行,上游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明显,经济复苏下对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支撑,投资者可持续关注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房地产:北京严查贷款违规流入楼市
有消息称,部分购房者为填补房屋交易资金缺口或进行套利,挪用消费贷、经营贷资金作为购房款或“过桥”资金;部分非法中介参与其中牟利,为违规行为推波助澜。北京银保监局已针对舆情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开展大数据筛查,并就筛查发现的疑点线索向辖内银行机构下发监管提示函,要求各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开展全面自查,并要求银行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提到,“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近期上海、深圳等地房价涨得不少,这些都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有关”。深圳、上海已经先后出台调控措施来限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商品房兼具居住和金融属性,居民购房不完全是出于资产保值的目的。加之我国权益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短期内也难容纳过多的资金流入,故一线房地产市场再度成为了资金蓄水池。目前来看,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中小企业复苏、防范通胀、抑制资产泡沫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货币政策转向已是大概率事件,叠加热点板块估值偏高,短期内热点板块的股价波动加剧,谨防回调风险。
市场策略
本周,央行持续回收短期流动性,以及外盘大跌引致了A股大幅回调。
从板块来看,光伏、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其余板块也悉数杀跌,仅有休服、银行收涨。本周超跌票有反弹迹象,但仅限于部分个股,多数小票并未逆势反弹,而是跟随杀跌。
展望后市,下周A股反弹的概率较高。周五,针对上调SLF的不实消息,央行报警辟谣,市场也反弹,下周反弹势头有望延续。但有两点值得投资者关注。其一,本周抱团板块已出现松动迹象,多数抱团股的股价已透支业绩,高估值下波动加剧,易出现暴涨暴跌。其二,流动性出现转向迹象,龙头泡沫化不可延续,适度关注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机会。
板块方面,短期推荐新能源、有色及航运的超跌反弹机会。
中长期来看,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三个方向。低估值顺周期:煤炭、有色、大金融(龙头券商、银行、保险);基本面改善超跌反弹:电子、信创、游戏;主题投资:军工。
风险方面,美国经济复苏+财政支出的挤占效应,会推动美债长期利率上行,外资流入的速度或受影响,A股的部分核心资产面临价格回调的风险。
风险提示
中美外交关系恶化;全球经济重启不利,主要经济体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