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股处在新一轮上涨初期!南下补配港股不改春季行情,布局顺周期涨价+科技
时间:2021-01-25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中信证券:港股未来对A股增量资金不会产生明显分流,配置继续紧扣两条主线

散点疫情影响下,市场将经历基本面预期的下修和流动性预期的上修,整体仍维持轮动慢涨格局。未来增量资金的入场依然可期,在年报预告披露窗口,新旧资金置换将短暂强化原有市场结构。但进入2月,预计板块资金轮动后市场将进入均衡状态,轮动慢涨下半场将逐步从盈利驱动转向资金驱动。

首先,此轮散点疫情的爆发一定程度影响一季度经济恢复节奏,预计流动性政策边际收紧的时点进一步延后,直至疫情得到完全控制、或消费等指标出现明显改善。其次,A股增量市场流动性仍处于惯性上行的阶段,未来南下资金流入港股速度会有所放缓,不会对增量资金产生明显分流。最后,市场进入关键区域,个人投资者存量资金向机构增量资金的置换将加速,短暂强化原有市场结构,板块间的资金接力仍在持续,置换完成后市场将进入均衡状态。

配置上,继续紧扣“顺周期”和“五大安全”两条主线,从行业景气层面出发把握海外工业品涨价补库存以及国内可选消费轮动,从“五大安全”战略层面出发重点关注当前仍具性价比的品种,包括半导体设备、信创、稀土、军工、饲料和种子等。此外,继续战略性增配性价比更优的港股,重点关注互联网龙头、电信运营商和在线教育。

中信建投证券:港股并非绝对的价值投资洼地,不建议全面加仓

港股在全球经济曲折回升的背景下,港股会波动回升。但港股并非绝对的价值投资洼地。在银行、地产等前景相对暗淡的行业港股并没有估值优势。消费、医药等行业港股更贵。大陆投资者选择美团、小米、腾讯、港交所等A股稀缺标的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全面加仓港股。

维持2021年市场宽幅震荡的观点不变,全年市场分化将更加极致的演绎。淡化指数、强化制造是全年最优策略。从当前市场来看,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将持续表现,疫苗和检测等生物医药行业、稀土为代表的稀有金属行业、PTA和PX为代表的化工行业将存在具有性价比的优质标的,建议投资者加配。

海通证券:港股的科技股和低估价值均有机会

今年来港股领涨全球、南下资金激增,原因是港股低估值、基本面改善。截至1月22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1.96万亿港元,当前持股市值已经涨至2.58万亿港元,占全部港股总市值的3.2%。从行业结构看,南下资金累计存量中持仓额最多的行业分别是资讯科技、金融和可选消费,占比分别达29.0%、26.0%、12.7%,1月以来增持最多的行业分别是资讯科技业和电讯业;从个股看,在南下资金累计存量中持仓最多的前十大重仓股持仓总市值占比达45%,1月以来增持最多的个股分别是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和中国海洋石油。整体上看港股科技股估值相对A股更有优势。

参考16-17年,港股对基本面更敏感,中国上市公司基本面回升将不断得到印证,A股处于基本面+情绪面驱动的牛市第三阶段。A股春季行情仍在路上,短期重视大金融,全年看好科技+大众消费。

国泰君安证券:春节前抱团难见瓦解,当前南下将如19年北上

经历2020年两轮非基本面超预期推动的行情(第一轮是疫情带来的对确定性溢价的追逐推升估值,第二轮是流动性宽松推升的估值),当前蓝筹股股价脱离基本面进入交易主导。因流动性“不急转弯”、居民配置力量等因素,短期抱团难瓦解;但中期投资维度,必须要重视其中风险。当前,风险偏好处于低位、宏观流动性“不急转弯”、微观流动性超预期三因素共振延续,蓝筹股泡沫不只一刹的花火,春节前均难见明显瓦解。

流动性叠加估值,当前南下将如19年北上。微观流动性超预期是居民配置力量强化的结果,背后的关键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一方面,12月以来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快速下行并创下历史新低(3.45%);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与余额宝利差大幅收缩至1.22%的低位。2021年无风险利率具备进一步下行的可能。资金+估值,促成当前南下如19年北上。

正视蓝筹股泡沫,推荐有涨价预期的周期品,及南下投资三主线。A股史上第一次蓝筹股泡沫背景下,2020Q4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环比增加1366.16亿元是部分机构“畏高”情绪的体现。后续公募基金仍具约5000亿元的港股加仓额度,“弹药”充足。除了A股继续推荐涨价预期、估值低的周期品(有色、石化、化工),继续看好继续推荐港股投资的三条主线:1)稀缺性。互联网综合服务商、线上消费和电子产品等;2)优质性价比。石化、有色、建材、煤炭等;3)逆境反转。交运、博彩。

中金公司:港股比A股有更多机会,可从四条思路选股

现阶段,港股比A股有更多机会。第一点是增长。中国增长仍在复苏,2021年盈利维持高增长,自上而下估计香港中资股2021年将实现15-20%的盈利增长,港股市场相对更看重盈利。第二点是流动性。相比A股,港股更受国际流动性影响。虽然当前大陆政策逐步“转弯”,但海外因为疫情防控相对滞后、政策依然相对宽松,因此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收到支持。资金流向监测显示,海外资金已经连续21周流入香港。第三是估值优势,香港市场估值依然比A股具备估值优势,A/H上市公司的港股折价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