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早已告别高光时刻
时间:2021-01-2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世间之事,不妨笑谈洗苍凉;楼市沉浮,转身已是廿年。我关注地产纯属偶然,主因系为当年太多口齿不清、语焉不详的所谓学者演讲震惊,此后作为中国房地产的旁观者、思考者持续关注至今。种种迹象告诉我们,行业周期使然,房地产已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了。

一是舆情高光早已不再了。如同今日的腾讯阿里美团霸屏一样,十多年前房地产绝对是热议的核心。从央媒到地方都市报,从峰会论坛到开盘盛典,地产始终在舞台中央。有的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有的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有的说楼市已是泡沫前夜,有的说楼市是刚性泡沫等等。如今,提及房子仍让人又爱又恨,但楼市肯定不在热搜词汇中,开发商也不再万众瞩目,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地产像极了失去票房和粉丝的昔日一线明星,2018年以来,若剔除越演越烈的联营合作开发导致行业数据虚夸约20%,应该说地产开发销售的鼎盛期已悄悄过去。这多少提示我们,房地产的野蛮生长、草莽英雄时代结束了。

二是房子差不多够了。经过廿年急风暴雨般的成长,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米,套户比达1.07,国人的自有住房率在全球也是前列。尽管平均数可能掩盖了许多问题,但房子总体上和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差不多,从温饱向小康过渡。有房住不一定意味着住得舒适,中国城镇居民仍有约50%的人住在上世纪的老破小里,有20%的人住在房龄超过10年的旧房里,真正住在比较新的房屋中的人也就30%。中国一线城市仍有超过25%的常住人口依赖租房度日。每年新增新婚离婚家庭数,以及住房更新户数,从中能看出一些趋势,仍能支撑楼市产销在高位维持十数年。但房子从存量上看差不多够了,至于从重点城市和房屋质量上看,还不尽如人意。地产差不多已过了数量高速增长的高光时刻,而臻善求质之路还很长。

三是涉房政策也就这样了。在2017年之前,涉房政策受到诸多因素,尤其是经济波动的影响,政策频仍且动态不一致,数年数变是常态。2016年底,“房住不炒”逐渐清晰并被广泛解读,从2017年3月至今,涉房政策以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为核心,推出稳定楼市的长效机制,至今政策框架没有剧变。房地产这棵树再大,也不能长到天上去。2017年至今,其间有中美贸易摩擦,有新冠疫情等导致经济起伏,但涉房调控再也没有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政策而生变。“房价永远上涨”的市场预期早已不复旧观。非重点城市的楼市稳中有落已是常态。在可预见的未来,比如说“十四五”期间,楼市调控基调改弦更张的可能性,全国房价不合理普涨的可能性,都可说是微乎其微了。

四是开发销售模式艰难了。难不难甚至都不需要太深奥的分析,2015年之前,开发商在富豪榜单上分量很重,此后明显退潮。同时上市房企也得不到投资者的追捧,2011年以来,地产10强的市值大约增长了3倍,估值总体上处于被下杀状态。这些折射出高负债、高周转、高成长的“三高”路线已难以为继。目前开发销售规模受到很大制约,制约可形容为地贵、钱紧、价抑。获取优质土储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好地好项目要政府批出好价也很困难,一些重点城市甚至出现一二手价格倒挂、认筹如同买彩票的奇葩现象。不仅如此,开发商遭遇到了持续严峻的金融氛围,前有央行的三条红线,后有郭树清主席指出,银行信贷中,涉房信贷占比约39%,非银涉房融资比例更高,已构成系统性风险的首要因素。可见开发商遭遇销售利润率不断缩水、土地获取日益依赖勾兑、产品去化总体趋缓、涉房税费不减、融资收紧和报表修饰难度加大等诸多挑战。

五是房价很不便宜了。如无意外,中国可能在2021或2022年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而此前,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恐怕早已是发达国家水平。房价真的不便宜了。中国百强县的绝大多数,房价不低于万元。在一线城市,一套房更是要努力一辈子的事。一个虚拟的例子,是假定有两个优秀的985高校毕业生,都幸运地在京沪深的金融机构找到了工作,其职业生涯也算中规中矩温和攀爬,那么其30年整个职业生涯的税后收入可能在800万元-1000万元,而一套还算说得过去的住宅连本带息至少要八九百万,这需要这对年轻人双方父母提供约三四百万的购房首付,并且在职业生涯的前10年始终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假定小家庭30年基本生活开销300万,育儿约需100万,旅游及购换车需100万。那么这对努力打拼的优秀的年轻人在退休时,其实手中仅有三五百万积蓄而已,这还需要假定他们没有太多的赡养父母或供子女海外留学的压力。到如今,重点城市的房价,确实已大部分年轻一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了。随着中国加速老龄化和家庭净储蓄率的持续下滑,普罗大众对高房价的耐受力越来越弱。

六是炒房没什么意思了。这倒不是说买房就会套牢,但从资产配置角度看,轻松炒房轻易获利的机会在收缩。以往高光时刻的售楼处摩肩接踵,目前各种调控机制使得随意购房变得很困难,而通过银行按揭来炒房加杠杆更困难。同时,房价已不复普遍上涨的旧观。为什么少部分人还热衷于炒房?原因在于沪深等少数城市还残存一些新旧房价倒挂的碎片化机会。尤其深圳集聚了诸多新兴产业和年轻大学生。据此套利也要小心,价格倒挂意味着新房品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