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20年上半年的大跌行情,国内钛白粉市场启动了为时已七个月的价格上行,部分厂家产品落地价格已超过18000元/吨高位。虽已至行业淡季,但近期市场宣涨的消息依然持续,本轮持涨能否再度成功落地也成为行业关注点。
钛白粉市场涨声又起
安纳达1月11日晚公告,根据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及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需求等情况,公司决定从1月12日起上调主营产品销售价格,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销售价格均上调500元/吨,出口价格上调100美元/吨。至此,公司在2020年10月28日上调价格的基础上,又累计三次上调主营产品价格,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价格均累计上调1700元/吨,出口价格累计上调300美元/吨。
惠云钛业1月11日晚间公告,在现有钛白粉销售价格基础上,上调公司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出口价格上调100美元/吨。
此外,1月8日晚间,国内钛白粉行业龙头龙蟒佰利公告,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包括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00美元/吨。
1月11日午间,另一行业龙头中核钛白也公告,在现有钛白粉销售价格基础上,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出口价格上调100美元/吨。
近期价格调涨的不仅有龙头。据涂多多消息,1月11日钛白粉价格指数16049.21,较上一工作日上涨122。随着龙蟒佰利价格调涨,市场企业多跟涨500元/吨。
颜钛钛行业分析师杨逊称,2021年伊始,钛白粉价格市场零星调涨,主要中信钛业、攀枝花海峰鑫、攀枝花钛海、武汉方圆、镇钛等宣涨500~1000元/吨,加之西南大型生产商的主力牌号产品初步调涨100~300元/吨,目前价格市场依然保持坚挺,实单执涨灵活。
生意社数据也显示,以国内市场走货量较大的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例,上周钛白粉价格上涨,此前一周周末国内钛白粉均价为16666.67元/吨,上周周末均价为17133.33元/吨,周内价格上涨,幅度为2.8%。
生意社分析师李嫚称,就目前来看,外贸出口市场行情较好,供应端的生产商和经销商现货依然紧张,原料钛精矿价格行情高位。钛白粉市场信心较好,市场价格上涨。截至目前,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含税出厂报价在16800~176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含税出厂报价在13500~16000元/吨之间。
原料方面,上周攀西地区钛精矿价格高位盘整为主。下游采购商压力较大,多观望为主,实际成交情况一般,个别新单有小幅下滑。截至目前,中小厂家46,10钛矿价格1950~2000元/吨;47,20矿报价在2050-2060元/吨,38,42矿不含税报价在1320~1350元/吨。
“目前国内钛白粉厂家出厂价已差不多达到17000元/吨,终端价格至少17800~18500元/吨左右,处于历史高点。不过,跨年间有7家生产商宣涨,其他生产商对续涨似乎热情不高。”杨逊表示,毕竟传统淡季,终端拿货气氛不佳,反映出多数生产商对后市续涨利多信心不足。2020年12月末,西南大企主力牌号产品初步调涨100~300元/吨,元月初,龙企新政尚且未出,多数生产商观望情绪较浓。根据目前的交投市场现状,部分生产商自身库存及现货情况尚未到迫切盼涨的阶段。
价格已连涨七个月
2020年初,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钛白粉市场供需两淡,市场价格加速下滑。
从2020年4月初至6月下旬,国内硫酸法金红石型和锐钛型的垂直降幅达3000元/吨和2000元/吨,幅度达19.87%和17.39%。以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例,短短三个月降价3000元/吨,平均1000元/吨/月,这样的降幅和降速属历年罕见。
“2020年年初钛白粉价格大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内外疫情轮番轰炸,钛白粉及其下游产品出口受限,持货商交投量收缩严重;二是持货商低价吸引客户、刺激弹性需求;此外,主要原料钛精矿也是坚挺度不高,随着主力下游钛白粉行情弱势而弱势,给了钛白粉很多下行空间。”杨逊认为,6月末的价格水平已属近几年低位。基本在无原料资源的生产商成本线僵持,甚至已出现倒挂亏损,价格市场行至6月,已有生产商无心再降,不如停产来的干脆。
在此背景下,由于价格过低,生产商生产热情不高,部分已有限产、限供操作,一方面保证现有客户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饥饿销售利于推高行情。时至2020年7月,也就打响为期7个月的涨价潮的首枪。即使目前行至淡季,尽管现货全面短缺情况有所缓解,但龙蟒佰利、攀钢钒钛、中信钛业等主要生产商的现货依然非常紧张,在执涨新价格的时候已相对比较温和了。
杨逊表示,钛白粉市场实际价格涨了这么久,原因包括出口吃货量大、开工率普遍不高、原料钛精矿价格高涨,上述三点也是导致国内现货市场严重紧张而价格几番推涨的根本原因。
时至年终,持货商更是以收款为主、新单销售为辅,使交投市场相对成交量略有下滑,新订单多以现金为主。同时,价格走势也到了关键节点,生产商续涨意愿依然较强,一方面,用行情刺激渠道商及终端积极拿货,保持高频率货物流通;另一方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