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改革重燃市场,募资规模攀至三年来新高。随着2020年2月再融资新政落地,定增发行条件精简、融资限制放宽、投资约束减少、折扣空间扩大,2020年定增市场发行募资规模攀至近三年来新高,且为2016年来发行项目数和募资额的首次同比回升。截至1月8日,wind公告数据显示,2020年累计发行项目357个,合计募资8033亿元,分别同比大幅上升50.00%、20.32%。同时,伴随锁价式定增回归理性,竞价项目迎来发行春天:2020年共发行竞价项目募资总额410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98.30%。行业角度看,化工、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4个行业定增项目数领先,均超过30个,且募资额均超300亿元,且从同比增速看,医药生物、电子行业的项目数同比增幅均超1倍。
竞价募足难度整体降低,但行业间分化明显。定增投融资多维松绑提振下,2020年竞价整体发行难度降低,平均募资率和足额募资率为近5年来首次回升,竞价项目募资率均值90.78%,同比上升15.12%,足额募资率68.98%,同比大增33.89%,但与2015年和2016年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可见尽管竞价投融资热度回升,但投资氛围整体依然偏向理性,且不同项目之间发行难度分化较大。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的热门行业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的竞价定增分别以85%以上的募足率和募资率居前二,而商业贸易、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和非银金融行业竞价定增的募足率均在50%及以下。
竞价项目博弈更激烈,券商、公募及私募参与积极性大幅提升。2020年竞价定增累计参与机构数为1323家,同比大幅增加134.99%,参与次数总和同比大增281.97%至2437次。此外,也受再融资新规将配售对象数量上限提升至35家的影响,单个竞价项目平均参与机构数为12.06家,而2019年水平仅5.50家,竞价项目的报价博弈同比也更加激烈。从获配投资者类型看,主要参与机构类型是一般法人(含原股东或与上市公司存在上下游关系的实体企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及资管、券商及资管。相比2019年,尤以券商及资管、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最为明显。
竞价折价率升至五年新高,但新规下仅约三成底价定价。2020年竞价项目发行折价率同比上升2.84pct至15.84%,其中竞价折价率水平仅次于2015年,为近五年来年度均值最高。为剔除发行前股价上涨因素的影响,进一步从衡量报价竞争激烈程度的发行价相对底价的溢价率来看,2020年竞价项目按底价定价项目占比同比下降43.2pct至35.7%,发行价相对底价溢价率高于10%的竞价项目则由零上升至24.0%。其中,新规下竞价项目最终发行价等于底价的项目占比仅32.4%。分行业来看,房地产、汽车、商贸、传媒等行业更贴近底价发行,发行价相对底价的溢价率均值皆小于5%,而二级市场热门行业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生物溢价率较高。
竞价解禁破发率降至约25%,折价安全垫及行业赛道红利效应持续凸显。2020年共解禁153宗竞价项目,破发率仅为24.84%,同比大幅回落48.03pct;竞价解禁绝对收益率均值为30.16%,同比大涨45.17pct,且新规竞价项目破发情况及年化解禁收益率均好于旧规下水平。但2020年解禁的竞价项目绝对收益率分化明显,前10名解禁绝对收益率均值高达167.6%,而排名后10仅-38.6%。且前10发行折价率均值达19.01%,而后10仅8.04%,折价安全垫效应明显,此外,不同行业赛道的收益差距也十分明显:绝对收益率排名前10的竞价项目所属申万三级行业同期涨幅平均高达70.69%,而后10名低至7.70%。
一级半市场投资:关注高景气和业绩确定性板块,估值高位谨慎参与。展望2021年,定增扩容仍可期待,截至1月8日,正常待审竞价定增项目552个,拟募资额7745亿元,为近年来储备项目高位。
在预期大分化的二级市场格局下,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工业机器人、创新药等高成长高景气行业或将持续到资金青睐,优质热门项目折价率或依然不高,此类标的需给予行业赛道和个股阿尔法更高权重;而冷门行业的小市值标的或继续面临即使底价发行也少人问津的尴尬,但也许丰厚的折扣也能贡献超额收益。此外,2021年上市公司估值或面临业绩兑现及流动性收紧等因素的考验,因此行业基本面的长期景气度、个股基本面和业绩的确定性以及估值安全垫的综合分析是定增投资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