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周市场持续上行,跨年行情延续。全周上证指数,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2.79%,8.11%和6.22%。自我们发布报告《海外疫情扰动,成长有望占优》以来,中小创表现持续占优。11月以来,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多数投资者对于年末打破市场均衡仍存在较大疑虑。在这样的环境下,华西策略先后发布《演绎跨年行情,聚焦三条确定性投资主线》,《识别年末噪音因子,坚守三条投资主线》,《跨年行情渐次展开,积极把握三条投资主线》和《短期扰动不改跨年行情中期趋势》
等多篇报告,提示“随着年末的临近,市场有望迎来跨年行情”,近期的市场表现也再次验证了我们的观点。
海外来看,美国疫情的二次爆发,叠加社会问题冲击,经济数据回落明显。随着民主党掌控参议院和众议院,拜登政府上台后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有望加码,对于新能源等产业链的政策推进也有望加速。
国内来看,历年春季期间市场往往有较好表现,尤其是在春季长假后的20个交易日,主要指数皆有较好表现,成长明显占优。复盘(2011-2020年)这10年中春节前20个、10个和5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分别为50%、70%、70%;春节后5个、10个、20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均为80%;春节后20个交易日计算机、通信、电子跑赢指数概率达到90%、90%和80%。核心原因:流动性最为宽松的季节,信贷、社融均在一季度投放高峰期;企业存款活期化(年终奖发放等因素);预热“两会”,对“两会”政策的期待等。
整体来看,随着海外新一轮刺激的落地,全球流动性泛滥格局未变,A股仍是全球资金追逐的资产,主动型外资净流入趋势不变。后续聚焦三方面:1)美联储释放宽松信号以及美抗疫刺激方案通过;2)拜登上台后的施政纲要-新能源,限制传统能源;3)“两会”政策预期。我们认为1月A股“春季躁动”
行情不会“缺席”。1月份行业配置上除了重视必需消费品(食品饮料&医药)配置外,受供给缺口的“化工”,以及,遵循美股映射也是重要的配置思路,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有色、电新)、消费电子链”等。
风险提示:
海外刺激不及预期,海外疫情超预期,金融去杠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