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猪期货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这也是我国期货市场中的首个活体交割品种。
基于期货市场价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属性,生猪期货上市后,将有望协助行业企业判断产能布局节奏,对冲周期波动风险,从而改善此前生猪市场价格震荡频率,平滑企业盈利水平。
上市龙头积极布局
生猪期货还未上市就已引起各方关注,且由于生猪品类的特殊性,行业龙头企业也参与布局。
此前大商所已发布的交割区域、地区升贴水、指定交割仓库等信息细则明确,全国22个省被纳入了交割区域,而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傲农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均被纳入了生猪集团交割仓库及分库名单。
“公司前期针对生猪期货上市做了一些筹备,主要包括申请交割库,内部团队制度建设这两方面。期货上市后,公司前期更多是观察和学习的过程,看看这个品种跟公司经营管理能有哪些结合点,能不能结合公司经营来运用这个工具。”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期货是风险管理的工具,但期货衍生品还有高风险特征,要看企业怎么运用。期货市场最大的功能就是价格发现,企业如何用好价格发现的工具、风险管理的工具,要看企业自身的能力水平。
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由于生猪期货尚未正式上市,目前公司总体对其研究还不多。企业之前会做玉米、豆粕的期货相关业务,也有专门部门负责。生猪期货上市后,会根据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工作重心还是放在实业,根据期货市场情况再进一步考虑。
虽然不是交割库之一,但唐人神近年来也在积极关注配合生猪期货设立。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期货方面公司之前做了玉米、豆粕等农产品的套期保值,有相关队伍体系。生猪期货推出前,公司也在强化队伍,从社会招聘了专门人才关注生猪期货。
“生猪期货可以指导生产和锁定销售价格,猪价太低的时候,企业生产节奏也可以放缓一些。不过刚开始企业还是观望为主,后面也会试水,做一些套期保值,把成本降下来,利润就稳定了。”他表示。
另一不具名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人士在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交流时也称,生猪是农产品期货中最大的品类,套期保值可以锁定成本,对远期价格也有指引。尤其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养殖户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非洲猪瘟疫情后规模厂扩产明显,大企业,尤其是交割库,期现货都可以更好地对接操作,优势会更加明显,公司也在积极争取申报设立交割库。
助力对冲风险
“虽然可能生猪期货真实交割并不会特别多,但交割库企业,也是行业内现货持有量居前的企业,肯定是受益最明显的。企业既可以在里面做套期保值,又可以投机套利。期货工具对于这些交割库企业或龙头企业来说,是切实能把这个作用用上的。”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表示。
他认为,此前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也会运用玉米、豆粕期货做一些上游饲料的套期保值工作,生猪期货上市后,就形成了产业链的闭环,上游饲料和下游养殖产品互相支撑。“玉米多了价格看跌,对于生猪就是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而若猪多了,价格下跌,对玉米、豆粕的需求也就多了。上下游从关联性上来看是相反的,对企业来说风险可以一定程度上跨产品对冲。”
的确,在生猪期货上市之前,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情况就已不鲜见。
2020年12月牧原股份曾公告,公司作为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需要自行进行原料采购、饲料加工。玉米、小麦、大豆、豆粕、豆油等作为饲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在饲料原料中占比较高。为规避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7亿元进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有效管理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而此前在2019年12月,该公司也公告拟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所需保证金最高占用额不超过3亿元。
“期货工具会让行业竞争上新的台阶。之前是谁把猪养好,谁的成本低,谁就具备竞争优势。行业一旦步入亏损期,无论大小企业会全面陷入亏损。但有了期货后,可能生猪现货是亏损的,但只要期货市场能够实现盈利,也就有了风险对冲的工具。”冯永辉表示。
不过上述不具名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人士认为,企业最先会使用的期货功能还是套期保值,希望在成本锁定方面起到作用,但在期货市场赚钱还是风险比较大的,尤其生猪价格波动受各种因素影响,并不是那么好判断。“不排除可以通过期货盈利,但是不是主要目的。大家更多还是运用这个金融工具做价格锁定,还是服务实体经济。之前是只能单边做多,期货上市后可以做空,把现货市场的一些损失从期货市场弥补回来。同时,生猪期货业可以与玉米、豆粕等期货产品形成产业链闭环,从上端原料到下端肉形成链条,做锁定的动作,对冲风险。”其称。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不同于钢材等商品保质期很长,仓单可以流转,生猪期货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过从企业银行授信角度看,期货上市后应该还是有利的。“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