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态势不改 扶持力度不减 扩容趋势不变 从量变到质变:环保业静待破茧化蝶
时间:2021-01-06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严格监管: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以“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为总思路,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资本扩容:截至2020年末,34家节能环保企业披露IPO最新动态,处于已受理、已问询、待上会、已问询审核通过、报送证监会等待上市等状态,业务涵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专用设备制造、专业技术服务等领域。

□财政支持:“十三五”前4年,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达2.4万亿元;2020年前8个月发行的用于生态环保、污染治理、水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134只,合计规模2481亿元,占新增专项债比重为8.44%。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观念,渐入人心。

展望“十四五”期间的环保行业,政策层面,严监管仍将成为主线,财政投资赋能蓄力已久;资本市场层面,注册制下环保企业蜂拥进入待上市通道,头部企业则于求变求新中“再破局”。

主线仍是“严监管”

“‘十三五’期间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直言,“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谈及“十四五”期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黄润秋表示,深入意味着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更高,攻坚战要延伸深度、拓展广度;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创新和探索攻坚战新思路和举措。

近年来,环保领域监管趋严信号明显,环保领域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2020年,史上最严固废法落地施行,“垃圾分类”“限塑令”全面推行,医废、城镇水治理“补短板”提上日程,“洋垃圾”进口全面禁止……2020年12月30日,酝酿已久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强制环境信息披露时代已至。

以被业内称为将重构固废产业链的史上最严固废法为例,其影响力将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发酵。新固废法增加医废、污泥、垃圾分类、建筑垃圾、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监管内容,首次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环境监管方面更是趋严,在原有污染者负责基础上提出产生者付费原则,强化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责任,大幅提高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

业内人士认为,新固废法实施将导致违法成本上升,从而提升企业配置“固废令”相对应环保设备的需求,有效打开固废环保产业成长空间。从更深层次看,新固废法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引导企业摒弃粗放型、资源消耗型发展道路,以产业升级带动绿色发展,走节能减排、提质降耗、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持续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黄润秋表示,以“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为总思路,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1月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

注册制下“储备丰”

国家政策推动产业市场空间加速释放,叠加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红利,A股环保板块将持续“扩容增态”态势。

上证报资讯数据显示,注册制改革下,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上市渠道更通畅。截至2020年12月25日,A股当年新增28家节能环保企业,较2019年的9家增逾200%。

A股节能环保企业数量达296家,总市值高达22434.1亿元,同比增长16.48%;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12445.69亿元,同比增长6.96%。

2020年新上市的28家节能环保企业分布于多个申万行业,包括大气治理、水治理、固废处置、环卫等,聚焦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共同特质。

可以预见,在注册制下,A股节能环保板块将进一步扩容。上证报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34家节能环保企业披露IPO最新动态,处于已受理、已问询、待上会、已问询审核通过、报送证监会等待上市等状态,业务涵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专用设备制造、专业技术服务等领域。

财政支持“加力度”

“这些年,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把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作为重要领域,投入每年都在增加。”据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介绍,“十三五”前4年,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达2.4万亿元,引导和撬动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地方专项债方面,地方政府生态环保方向专项债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2020年前8个月发行的用于生态环保、污染治理、水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134只,合计规模2481亿元,占新增专项债比重为8.44%。

“十三五”伊始即酝酿的国家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于2020年7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885亿元。“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就是希望通过财政金融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表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金融手段助力绿色技术的研发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