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加速推动了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这一年,数字健康行业乘风而上迎来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1-5月中国互联网医院建设数量就已接近2019年总量,到11月份,其总数超过900多家。
这一年,整个行业也见证了经由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加持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从此前的“有你更好”变成了如今“没你不行”。
盘点2020,数字健康概念下的新模式、新业态在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行业两大赛道的分野也逐渐清晰。由消费电商演进而成的“医药电商”和基于数字技术开展的“医疗服务”,在不同的维度上为人们提供创新的数字健康服务,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产业的突破。
相较于已成红海的医药电商,数字医疗服务赛道因其较高的行业门槛依旧保持蓝海。但在疫情的影响下,医疗服务赛道正加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央,并在多重因素驱动下迎来爆发增长期。
疫情加速医疗健康数字化迁移
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从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到真正“触网”通过挂号连接患者,再到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深度服务,一路走来可谓艰辛。传统的就医习惯、医生习惯以及严苛的政策监管,尤其是医保这一最大支付方对在线医疗服务的缺位,使得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迁移步履维艰。
在此背景下,头部电商平台“另辟蹊径”,绕过医疗服务的痛点与堵点,通过自身成熟的电商路径和流量切入数字健康行业,为人们提供健康消费品、保健品及OTC零售服务,满足用户基础保健需求,实现了平台的快速增长。如京东健康2020年上半年相关的营收超过82亿元,并在今年底完成在港上市;阿里健康2021财年上半年相关营收超过69亿元。
与此同时,行业对于医疗服务数字化升级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2015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创立,通过连接医、患,打通了在线复诊、电子病历共享、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的闭环。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创建者,微医目前落地30家互联网医院,其中18家成为医保定点机构,连接超过7600家大中型医院、超过25万名医生在线执业。
疫情催化下,行业主管部门今年出台多部鼓励性政策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在用户习惯、医生行为、药品流通、医院管理以及政府态度等各个方面迎来了空前的发展。
数字健康行业呈现两大赛道
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数字健康”概念下赛道的分野也逐渐清晰,一条为聚焦健康消费、OTC零售的医药电商赛道,另一条则为提供医疗和健康服务、处方药及健康险等严肃医疗的数字医疗服务赛道。
不久前上市的京东健康,上市当天市值就超过3400亿港币,并在上市后迎来市值的快速增长。作为医药电商赛道的领军巨头,京东健康2020上半年的87亿收入中,94.5%的营收由电商业务(自营+商家入驻)斩获,而阿里健康2021财年上半年的71亿收入中,电商(自营+商家入驻)贡献了97.2%。
医药电商和医疗服务看似相近的发展背后有着不同的增长逻辑。有证券市场分析师观点称,医药电商作为消费者自主选择服务,价格和流量是驱动其增长的核心要素,是标准化消费品在健康领域的延伸,可满足人们对保健品及周边的服务需求。而医疗服务则由医生决策,以打通医保、商保支付和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提供严肃、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国际上,医疗服务赛道已日趋成熟。今年8月,在线医疗服务龙头企业Teladoc以185亿美金收购在线慢病管理平台Livongo,合并后的Teladoc将为支付方、服务方、用户提供从治病到管病一体化的全息数字健康服务。同时,其管理层预测在2020年末收入规模将超过10亿美金,并完成超过1000万人次的数字医疗服务。
在中国,数字医疗服务赛道企业尚处在初期增长阶段,并借2020年市场和政策利好谋求弯道超车。微医、丁香园、推想科技等国内医疗服务赛道企业加速发展布局。以微医为例,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通医疗、医药、医保服务闭环,微医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同时,依托健康大数据,为商业健康险提供数据赋能,探索医保商保一体化业务。
数字医疗服务赛道迎来爆发增长期
当前,国家医改已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维护健康、减少用药成为趋势。在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医疗服务赛道的增长被按下了加速键。
2019年,我国患者门(急)诊医疗费用超过2万亿,住院医疗费用超过2万亿。医保作为相关费用的主要支付手段覆盖率远高于其它方式。这为具备医保准入资质的数字医疗平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疫情高峰时,武汉市通过武汉微医互联网医院,为重症慢病患者提供在线复诊开药、医保报销等服务,承担了全市97%的慢病重症在线复诊需求。泰安市通过与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