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全面总结资本市场30年实践经验,并提出七大改革重点,其中包括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市场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应不断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出机制,贯彻“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同时,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探索多种金融手段的结合,建立覆盖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年来,通过不断摸索,攻坚克难,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尤其是自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以来,资金更多地向硬科技领域集中,化解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资金卡脖子”问题。他同时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政策的开放性、包容性越来越强,吸引了众多外资机构的关注并参与投资,成就令人瞩目。
对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重点,易会满在座谈会上提到,将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科学把握各层次股票市场定位,完善各板块差异化制度安排。
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可有效消减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提高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他表示,发展股票市场的核心是推进注册制改革和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从而保证市场活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债券市场,需进一步强化互联互通,强化市场基本制度建设,打击逃废债等行为,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