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跨资产隐含的全球复苏预期已较为充分,资金动能边际放缓,未来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在于海外边际宽松的力度以及远期全球复苏的斜率。中国与海外金融周期开始错位。
摘要:
海外宽松预期、市场利率与权益流动性:
海外疫情压力上升,欧美加大边际宽松力度。疫情冲击下,欧美出行、餐饮等高频经济活动开始放缓。央行扩大边际宽松力度。12月10日,欧央行宣布将1.35万亿欧元的紧急债券购买计划再增加5000亿欧元。
美联储也在此前11月末FOMC会议上提出考虑调整购债结构,购买期限更长的债券,以压低近期过快上行的长端名义利率,促进经济复苏。
宽松+复苏预期下,短端利率维持低位,长端上行,期限利差大幅走阔。
以美元利率为例,截至上周末,LIBOR-OIS3M为14.05BP,FRA-OIS3M为14.30BP,均处历史低位。同时,近一个月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走阔,带动期限利差明显抬升。利率曲线的陡峭化,一方面是欧美流动性的超宽松政策,另一方面是投资者对远期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升温。
与此同时,美国债券风险溢价降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全球经济复苏与再通胀预期同样体现在美国债券风险溢价上。截至上周五,美国高收益债期权调整利差为3.84%(11月平均4.27%,10月平均4.85%),美国投资级债券期权调整利差1.12%(11月平均1.18%,10月平均1.36%),较11月和10月均值大幅降低,从绝对值看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此外,从全球金融压力指数也能看到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均处全面回落。
大类资产隐含的市场预期已处较乐观水平,EM流入放缓。当前大类资产所表达的宏观风险水平隐含了市场对于疫苗、拜登胜选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已处于较为乐观的水平。9月以来海外投资者开始系统性的增配新兴市场股票与高收益债,但近两周的新兴净流入有所边际放缓。
中国宽松预期、市场利率与权益流动性:
近两周央行流动性投放偏紧,但边际放松。上周央行逆回购合计净回笼500亿元,此前一周逆回购合计净回笼2300亿元、MLF净回笼3000亿元,整体偏紧。12月15日超额续作9500亿元MLF,边际放松。
资金面总体稳定,但信用利差明显走阔。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总体平稳。截至上周,SHIBOR3M为3.02%,1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降至2.84%,10年期国债收益率略升至3.29%。但国企信用风险事件至今,AA级产业债信用利差持续扩大至2.92%,10月均值仅2.53%。
上周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偏股型基金发行略有改善。12月以来,沪深两市每日成交金额的均值处于7500亿左右的水平,主要指数换手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市场的成交与换手意愿偏弱。上周新发行偏股型基金391.81亿份,相较前一周略有改善,但月度整体仍处在收窄态势。
两融成交占比回落,北上净流入放缓。上周产业资本公告净减持198.16亿元,较前一周扩大。上周两融净卖出52.02亿元,成交占比回落。上周北上净买入69.59亿元,边际放缓,周期-21.33亿元,消费+33.76亿元,科技+37.93亿元,金融+17.50亿元。从近一个月看,北上集中增持新能源,并增配全球周期品、金融及以餐饮旅游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