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基金2020大爆发破解: 没了刚兑和P2P,低波动产品最讨喜
时间:2020-12-1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今年‘固收+’量挺大的,很多股份制银行发力,前段时间已经卖了很多这样的产品,明年国有大行可能会接力‘固收+’,国有大行的量将更大,‘固收+’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大幅增长。”

今年“固收+”基金火了!规模大幅增长。

“在很多非标业务受限、银行理财打破刚兑、P2P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固收+’产品成为了很多稳健型投资者的选择。今年这类产品发行较快,年内规模超过3000亿,掀起了一波小高潮。”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说。

以“固收+”策略中发行量最多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来,偏债混合型基金新成立310只(A/C类份额分别统计,下同),发行份额3043亿份,较去年全年分别增长3倍和5倍。

而“固收+”基金大发展的趋势仍将持续。

“今年‘固收+’量挺大的,很多股份制银行发力,前段时间已经卖了很多这样的产品,明年国有大行可能会接力‘固收+’,国有大行的量将更大,‘固收+’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大幅增长。”一位管理着超百亿“固收+”基金规模的基金经理表示。

那么,投资人在潮涌的新基金中,怎么才能找到一只优秀的“固收+”策略的基金呢?

业内人士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选择长期业绩优异且风控能力经过验证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产品。

“固收+”火山喷发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今年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其中多数居民是通过买基金来入市,‘固收+’刚好契合了一部分追求中低风险的投资者的需求,今年这类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事实上,现在对“固收+”还没有明确的定位。简单地来说,“固收+”是一种投资策略,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包含“固收”和“+”两类投资策略。

“固收”的部分就是固定收益的部分,一般是以债券为底仓,占比大约70%左右。这类投资收益较低但稳定,风险小。

“+”的部分一般是指权益、转债、打新、衍生品、量化对冲等策略,用来增厚回报,占比大约30%左右。这部分投资风险高收益高,主要用来提高收益。目前“+”主流策略是权益、转债、打新。

“固收+”基金,广义来看,一般以债券为主、股债结合的产品都是“固收+”。现在市面上的“固收+”产品越来越多。

按基金投资类型划分,“固收+”包括混合一、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基金和股票多空等。不过,并非前述所有基金类别都是“固收+”,比如部分偏纯债配置混合债基,及部分股票仓位较高的灵活配置和偏债混基等不算“固收+”产品。

华泰证券选择“股票仓位小于40%+债券仓位大于60%(包含转债)+纯债仓位小于95%”作为标准,粗选出基本的“固收+”产品,共计870只(A/C合并计算)。此外,目前还有22只量化对冲基金。

“固收+”今年的销售着实火爆。

12月4日,华夏鼎清债券基金成立,首募规模达106.4亿元,这是今年第6只发行规模超百亿的“固收+”基金。

在今年新成立的“固收+”百亿规模基金中,汇添富稳健收益首募规模最大,达216亿元;易方达悦兴一年持有规模近200亿元;嘉实基金旗下也出现了百亿爆款产品,它们都出现在下半年的震荡市中。

总体来看,与“固收+”最契合的投资类型是偏债混合型基金(注:债券的配置超过60%以上)。截至2020年12月10日,市场上共有670只(A/C类分别统计,下同)偏债混合型基金,份额4520亿份,规模为4881亿元。

其中,今年以来,偏债混合型基金成立310只,发行份额3090亿份,今年新发行的数量和份额占到总量的46%、68%。

今年偏债混合型基金成立数量和发行份额,较2019年全年分别增长298%、501%。

此外,今年以来,截至12月10日,灵活配置型基金新成立116只,新发行441亿份;二级债基新成立89只,新发行540亿份。量化对冲基金今年发行13只,新发行94亿份。

除新发以外,2020年存量“固收+”产品也获得不少净申购,份额和规模均同比大幅增长。

华泰证券认为,今年“固收+”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在理财净值化背景下,传统的银行理财让出了“高回报、低波动”的生态位,而“固收+”填补了稳健产品空白;二是在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地产城投等高收益率融资主体受到抑制的背景下,低利率环境成为新常态,权益和打新提供增厚收益新选择;三是今年5月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较强,打新、定增等策略与传统资产相关性较低,都为“固收+”产品净值增加了稳定性,提升持有体验;四是赚钱效应下此类产品得到银行渠道大力推广。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今年是我国基金销售大年,基金销量已经接近三万亿,超过2015年大牛市一倍以上的销量,主要的原因是在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之下,大量的居民储蓄将向资本市场大转移,而多数居民是通过买基金来入市,‘固收+’刚好契合了一部分追求中低风险的投资者的需求,因此销售比较好。那么‘固收+’产品未来的表现也仍可能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而业内人士认为,“固收+”产品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出现大幅增长。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