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0个交易日跌停,市值蒸发245亿元,最惨牛股仁东控股的下行走势仍在延续。
仁东控股缘何闪崩?各方投资者心态如何?公司基本面是否有风险?控股股东目前境遇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探访仁东控股办公点,采访投资者、券商、机构及相关知情人士,梳理公司经营及控股股东投资情况,调查发现仁东控股确为庄家操盘个股,目前庄家已被司法部门控制;公司经营风险已经显现,但控股股东持股仍处于浮盈状态,且质押风险可控。
庄家已被司法控制
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处获悉,仁东控股确为庄家操盘的个股,目前该庄家已被司法部门控制。“该庄家控制了不少个人账户的融资盘以及场外配资盘。庄家在被监管和司法部门控制后,融资盘按规定被券商强制卖出致使该股开始跌停,配资盘闻风也大举卖出,而仁东控股跌停后的成交量极低,且卖盘很大,导致连续跌停引发踩踏。”该知情人士说。
事实上,市场上关于仁东控股为庄股的讨论早已甚嚣尘上。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一般来说,庄家会选择与题材概念有关或沾边的、市值相对较小的个股,擅于做K线,给投资者以温和走升、“慢牛”格局的错觉,今年以来,仁东控股曾走出近3倍涨幅的牛股行情,走势呈现每日涨幅不高、换手率低但稳定爬升的特征,一路温和上行,控盘迹象明显,但个股走势与基本面表现并不一致。“个人觉得,仁东控股是偏离基本面炒作导致损失的又一个教训。”
某私募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一般个股崩盘均伴随踩踏事件,杠杆加得越高恐慌出逃的心理就越强。根据以往的经验,当出现下跌迹象时,一般是场外配资率先出货,紧接着是场内配资出于资金安全需求强平,在配资盘压单较大的情况下,散户会跟风出货,形成恶性循环。“我们上周就预计本周还会继续下跌,市场的恐慌情绪需要时间来消化。”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封单量巨大,想要撬开跌停板所需资金不菲。而随着监管趋严,目前市场上的‘救场’资金较为谨慎,什么时候开板仍无法预计。根据以往的经验,就算开板了,后续的股价修复过程也相当漫长。”
各路投资者忧心忡忡
12月4日,在仁东控股第八个跌停板,杨宁(化名)利用华鑫快速通道侥幸逃离,在25.9元/股及时止损。“虽然亏不少,还是很庆幸跑掉了。我之前也是听别人推荐才关注这只股票,看形态还不错就买进了,结果没多久就开始暴跌,现在想想真是悔不当初。”
而与杨宁形成鲜明对比,另一位投资者汪明(化名)至今还在跌停板上“挣扎”。“心态已经崩了,破罐子破摔吧。”汪明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所幸,汪明购买仁东控股的资金均为自有资金,未涉及融资买入。
其实,在这波下跌行情中,被卷入的早已不止普通投资者。华东地区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原始托管的仁东控股大概有18亿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两融账户持有的,有些账户早已达到了平仓线。现在挂了单也卖不出去,只能干瞪眼,我们也很着急。”
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仁东控股融资余额为30.4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达23.3%。而随着股价大幅缩水,投资者融资买入意愿也在消退。12月7日融资买入额仅为19.58万元。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仁东控股的融资盘在8月初尚不足20亿元,11月中旬快速攀升至34亿元,期间股价介于40~60元,这意味着有超过10亿元的融资盘每股持仓成本在40元以上。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在卖盘巨大的情况下,券商强平无果,最终出借的资金也会遭遇亏损。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卖不出去,但作为常规风控动作,券商依然会每天对达到平仓线的股票在跌停板挂单。而随着股价持续下跌,更多的融资盘将面临平仓甚至穿仓。
针对投资者穿仓的后续处理问题,上述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当信用交易投资者担保物被全部平仓后,仍不足以偿还对证券公司所负债务的,证券公司会向投资者继续追偿,倘若协商不成,最终会采取法律途径进行追偿。
如果投资者拒不履行偿还义务,将有可能被列入券商的投资交易黑名单;另外,一旦诉诸法律,在法院做出裁定后,相关执行信息将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体现,从而影响个人其他信贷业务。
记者随后致电央行征信中心,客服人员亦表示,虽然两融账户开立情况不在个人征信报告中显示,但若后续因此产生司法裁定或执行信息,征信报告将会收录。
上市公司讳莫如深
针对股价连续跌停,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试图联系公司进行采访,仁东控股董秘办相关负责人不愿意接受采访,其回复称,公司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告,股价波动是市场行为,公司也不知道原因。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12月7日下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走访了仁东控股的办公所在地北京正大中心。
北京正大中心地处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的核心区,旁边就是被称之为北京第一高楼的中国尊。仁东控股的办公地点堪称黄金位置。
仁东控股位于正大中心北塔30层。从北塔大厅正门进入并乘坐扶梯才可以到达北塔办公区的电梯间。记者在电梯间外的指示牌看到,在北塔办公的知名公司有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