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尝试将控股子公司股权全权收归母公司掌控的行为,让长期隐匿在幕后的中兴微电子业务表现大致显现了出来。
同华为海思的定位一样,中兴通讯旗下中兴微电子,其主要业务范畴为芯片设计。这也是当被误解为可以自主制造芯片、甚至出现其有望取代台积电这样的谣言之后,中兴通讯立即发布公告否认了这一事宜的原因。
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不少,覆盖领域广泛。根据银河证券的统计,按照营收计算,2019年中兴微电子位列国内前十大IC设计公司的第六,排在前面的除了华为海思、紫光展锐这类老牌大型公司之外,还有细分领域如指纹识别芯片设计的汇顶科技等。
不过接下来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变,银河证券指出,若延续当前势头,中兴微电子全年营收排名有望上升至国内第四。综合来看,排名第四也是2018年及以前中兴微电子的常规位置。
通信技术更迭下的产物
中兴微电子的前身是中兴通讯在1996年成立的IC设计部,正式独立成子公司形式是在2003年,从2G向3G时代转换的过渡时期。公司成立后,就正式开启了自研WCDMA芯片的道路。
从时间点来看,这是支持中兴通讯通过自主化发展路径,顺利向3G时代迈进的关键选择,相比同行业,其在成立芯片设计公司方面,也是走在了前面。
微电子公司的发展脉络,无疑与中兴通讯在几十年间对通信技术路线的选择、业务发展路线的覆盖密切相关。
中兴微电子近期受到广泛关注,是因公司管理层在股东会期间的介绍。中兴通讯执行董事、总裁徐子阳多次表示,公司已实现7nm芯片商用,5nm制程芯片将在2021年实现商用。
虽然提到的制程数看起来与市面上的手机基带芯片相近,但这里提到的其实主要是用于5G基站的基带芯片。
相关人士介绍,通过自研7nm芯片并辅助软件调节能力,可以大幅降低基站功耗,这是运营商极为关注的要点。此外,中兴也可以针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建共享的200M宽带需求推出方案。
这也与产业链的要求有关。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运营商层面对设备商的要求之一便是,需要完全实现自主化,这也是中兴在无线等业务层面需要芯片全面自研支持的一个背景。
这恰好切合了当下大规模部署5G基站的进程,也与中兴通讯目前聚焦的业务主力有关。
早在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就已提前完成了原定到年底建成60万个5G基站的目标,显示出市场正呈现高需求状态。
而今年中期财报显示,中兴通讯三大业务中,运营商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74%,也是旗下收入增速最高的业务部分。基站用基带芯片技术的快速演进与行业的发展诉求紧密贴合。
5G芯片所涵盖的市场不仅在于基站部分,在手机等消费级终端领域,也是重要的应用市场。
根据GrandViewResearch统计,2019年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电子设备占据了5G芯片市场规模56%的份额;5G基站设备受益于5G基础网络设施的持续投资,目前占据了18%市场份额;物联网领域的份额为14%;车联网约为6%。
在手机基带芯片层面,中兴并非没有涉及。在2G向3G的转换时代,公司甚至通过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获得了不小数量的订单。
2007年中兴通讯方面曾表示,公司是当时国内首家在手机终端中应用单芯片解决方案的厂商。为此,公司还得以斩获中国联通CDMA手机采购中的一半份额。
当时的信息显示,中兴通讯相关人士指出,单芯片与以往的手机芯片不同,它将基带、射频、电源管理及数字安全等多个系统组合至一个芯片中,使手机成本更低,耗电更少。
到今天看来,这已经成为趋势,但手机芯片层面却鲜见中兴通讯的身影。目前中兴微电子的页面显示,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手机modem芯片是首个国内厂家推出搭载28nm工艺的LTE多模芯片,但此后未见更多介绍。
按照最新介绍,中兴微电子的业务主要是围绕5G通信设备关键芯片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包括5G无线接入关键芯片技术和产品研发、5G承载网关键芯片技术和产品研发等。微电子公司官网的产品介绍中,还包括了手机产品和多媒体产品等品类。
重点应该还是在有线和无线产品领域。具体来说,在5G无线接入芯片方面,将面向计算能力更强、存储容量更大、接口更加丰富以及集成度更高的5G无线接入迭代需求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包括基带、中频、射频等关键芯片。
5G承载网芯片方面,则是面向更大容量、更大带宽、更低时延、可编程等5G承载迭代需求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包括新一代大容量交换芯片、可编程网络处理器及微引擎等。
应该说,中兴微电子在芯片端的研发进展紧贴着前沿制式迭代,且相对聚焦,这支撑着母公司在5G时代积蓄更多力量。
5G时代聚焦供给自身
进入5G时代,芯片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对于中兴通讯来说也是如此。这也是中兴微电子被母公司重新掌握全部股权的一定原因。
在近日举行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徐子阳介绍,自2018年至今,中兴通讯有几个关键事件,其中芯片被第一个提出,显示出被高度重视。
关于收回股权的原因,徐子阳也解释过,这是基于公司2015年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达成的协议有关。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