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上周市场重要指数继续分化,其中上证综指上涨0.91%,沪深300上涨了0.76%,而中小创业板分别下跌了1.17%和1.80%。成交方面,两市全周成交4.11万亿元,环比增加1051亿元,其中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全周净流入168.51亿元,环比增加113.40亿元,主要流入沪市。行业方面,申万28个行业跌多涨少,其中以银行、非银金融、采掘、休闲服务和国防军工行业涨幅居前,均超过2.0%;而家用电器、计算机、建筑材料跌幅相对居前,均超过3.0%。
数据方面,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回升3.1个百分点至0.7%,10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2%,较9月回升18.1个百分点,主要受低基数影响。结构上来看,装备制造业对利润增长贡献最大,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以及海外转单影响持续回暖,短期的供需错配带来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利润明显改善。此外,需求端的持续改善也带来了产成品库存的被动去化过程,10月产成品库存较9月回落1.3个百分点至6.9%,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整体来看,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态势延续。
政策方面,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释放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信号,不过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提出“不让市场缺钱”,也透露出货币政策大幅收紧概率不大,且临近年末流动性趋紧,预计货币政策仍以中性为主。此外,证监会召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了《意见》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或将成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中长期来看,供给端的改善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营造更好的投资生态。
投资策略,近期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切换,顺周期板块较为活跃,一方面是由于临近年底基金调仓,前期累计涨幅较大的板块相对承压;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恢复以及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也赋予顺周期板块较高的性价比。对于这种切换,我们认为因短期需求恢复而带来的供需错配,可以带来周期板块的阶段性上涨,但空间相对有限,不足以支撑大的趋势性行情。同时,基金考核期结束后,部分性价比较高的成长性板块有望迎来资金的回流。整体而言,估值端难以大幅抬升的背景下,业绩成为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业绩具有确定性的板块。行业配置方面,可关注半导体、光伏、农林牧渔、国防军工、新能源车强势板块在回调过程中的参与机会,以及前期相对滞涨板块的反转机会。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下行加大,疫苗推进不及预期,中美摩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