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方向
近期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切换,上证指数受大金融、周期板块的带动上行至箱体上沿,创业板则是处于箱体下沿附近。市场对以券商、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后续密切关注成交量的配合情况,如果放量突破则对大盘上行构成利好,打开上行空间,如果突破不成,市场可能继续震荡消化。配置上,关注两条主线:
主线一:把握经济复苏主线
经济基本面持续恢复,而明年一季度由于基数较低的原因,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大幅增长,从全年来看,经济增速可能前高后低。那么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可能会继续受到资金的青睐,如化工、有色、券商、汽车等。
主线二:春季躁动主线
机构年底考核接近尾声,不少机构进行仓位调整,对于今年获利丰厚的板块业绩兑现,准备布局明年。关注景气度较高的品种,如半导体、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龙头品种。
市场表现
本月仅剩最后一个交易日,我们对本月市场情况做简要回顾。当前市场仍旧是存量博弈的市场,当月有色金属、采掘、钢铁、银行、家用电器、非银金融、汽车、化工、国防军工表现较好,但是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板块轮动。
本月初期,以家用电器、汽车为代表的可选消费表现较好,之后数周以震荡调整为主;进入下半月,前期热门的可选消费调整,而银行、非银金融等大金融板块经过了前期的调整后开始发力,带动沪指走强并站上3400点;本月有色金属、采掘、钢铁和化工等低估值顺周期板块表现出了比较好的持续性;而医药生物板块受国外疫苗上市消息以及带量采购消息的影响,本月持续回调大幅跑输大盘。
成交分析
从成交额来看,本月市场走势分化,上证成交MA3继续延续向上趋势,而创业板成交较前期明显下了一个台阶,MA3持续下行。
为了摒除交易日带来的扰动,我们以日均成交额来看,上证日均成交3400.97亿元,环比增加11.55%;深证日均成交4870.52亿元,环比减少11.01%;创业板日均成交2109.25亿元,环比减少26.38%。
估值分析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本月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的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上证指数受到大金融、顺周期的提振出现明显上行,市盈率接近近3年以来的高点;而今年表现出色的创业板则继续走软,估值持续下行。近期出现明显风格切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其一,经济基本面持续恢复,而明年一季度由于基数较低的原因,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大幅增长,从全年来看,经济增速可能前高后低。那么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自然就受到追捧。
其二,机构年底考核接近尾声,不少机构进行仓位调整,对于今年获利丰厚的板块业绩兑现,准备布局明年,这也是本月医药板块连续调整的原因之一。
从本月指数型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跟踪新能源汽车的基金有2只,跟踪农业主题的有2只,跟踪创新药产业的有1只。
“聪明钱”动向
11月以来,北上流入明显回暖,本月已累计净买入530亿元,而北上资金在9月/10月的净买入额分别为-328亿元/0.2亿元。具体分市场来看,本月沪股通净买入400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30亿元,北上流入风格跟随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切换。
北上资金对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情绪回暖以及核心资产的上行都有助推作用,本周MA3出现小拐点,我们认为可不必过分解读:一是当前北上流入有明显回暖,持续性较此前有所回升;二是当前拐点是由于月初不确定性落地后突现大幅净流入,非常态化流入,因此近期有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近期较高水平,北上资金面偏多。
同样为了摒除交易日带来的扰动,我们以日均成交额来看,本月北上资金日均交易总额为956.3亿元,A股日均交易总额为8271.5亿元,北上资金交易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占比为11.56%,10月该占比为10.16%,本月北上资金活跃度有明显提升。
分行业来看,本月化工、电气设备、银行、非银金融、电子为净流入前五板块,最大净流入76亿元,近期对大金融板块有明显加仓动作;建筑材料、食品饮料、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为净流出前五板块,最大净流出22亿元。
北上资金重点加仓板块与市场表现较好板块表现一致,但仍有比较明显的偏好,对化工、非银金融、银行加仓幅度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具体到个股来看,格力电器、中国平安、隆基股份、上汽集团、恒瑞医药为净流入前五个股,中国平安、中国中免重回净流入;迈瑞医疗、三七互娱、泰格医药、顺丰控股、光环新网为持仓市值上升前五个股。
市场热点
(一)新三板《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二)央行发布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三)2021年A股资金面预测分析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