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后,商业银行乐于向市场讲述“大零售”转型的故事。但去年以来,多家银行已重新平衡零售银行、公司银行的关系,并开始调整方向。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银行资产端进一步增大贷款投放。企业贷款占比在经历了数年的下降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比开始出现反弹。
根据央行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0.81万亿元,同比多增2.61万亿元。
若从利润看,今年上半年,六大国有行的对公成绩单显得颇为落寞,公司银行业务利润增速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只有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利润占比超过40%,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利润占比更是低至20%以下。
一方面,对公业务利润增长整体呈现“萎靡”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疫情背景下“六稳”“六保”的政策要求,银行业对公贷款规模逆势增长,其中制造业贷款新增1.6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未来,中小企业与制造业依然是信贷支持的重点。
“央企、大型民企的贷款、发债,股份行还是做不进去。”一位国有银行总行人士坦言。国有银行传统上对公业务更为强大,零售转型是提高零售业务占比,股份行零售转型不应以规模扩大为目标,而应是结构调整。从总体发展上看,更应该提高对公业务能力。
股份行对此也有清醒意识。一位华南股份行总行人士表示,这两年该行也在反思,过于激进的零售转型策略,短期内确实能提高发卡量、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但长期来看增长仍是乏力。对公业务是财富管理业务的资产端来源,银行不太可能完全依靠委外获得“好资产”。
对公贷款逆势增长
2020年1-9月,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占比近65%,居民贷款新增规模首次降到40%以下。
根据央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统计,截至2020年9月,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4773.37亿元,同比减少14452.77亿元,减幅8.89%。居民新增贷款6.1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7.68%,大幅低于去年末44.21%的新增规模占比。
与之相比,2020年1-9月,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10.5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近65%,大幅超过去年56.17%的比重。
一方面,上半年银行的对公业务利润增长整体呈现“萎靡”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疫情背景下“六稳”“六保”的政策要求,银行业对公贷款规模保持稳步增长。
根据21金融研究院统计,今年上半年,36家上市银行中,31家银行的公司贷款规模占比超过50%。其中,江阴银行占比最高,达87.67%;21家银行的公司贷款规模增速为两位数,其中,南京银行增速最快,达19.26%。
从规模上看,六大国有行对公贷款规模超40万亿,9家上市股份行对公贷款规模15.4万亿,21家城商行与农商行的对公贷款规模合计5.1万亿。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对公贷款规模最大,达10.77万亿元,对公贷款体量首次超10万亿。其次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8.66万亿元、8.07万亿元、7.86万亿元。
股份行中,除浙商银行外,其他股份行对公贷款规模均超1万亿元。其中,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4家股份行对公贷款规模超2万亿元,分别为22847.2亿元、21409.64亿元、20709.78亿元、20890.17亿元。
从新增上看,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的新增对公贷款规模最大,为1.11万亿元,增速也最快,为15.94%。其次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新增对公贷款规模分别为8191.42亿元、7620.71亿元、6698.67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8.2%、10.74%、8.39%。
股份行中,除浙商银行新增仅635.5亿元外,其他股份行的新增对公贷款规模均超1000亿元。其中,浦发银行新增对公贷款2593.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79%,增幅与增速在股份行中均为最高。
资产质量承压
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公贷款的投放力度,但对公业务资产质量仍面临极大压力。
根据21金融研究院梳理,36家上市银行中,22家银行披露了公司贷款不良率,其中10家银行不良率上升,9家银行不良率超过2%。
国有大行中,交通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大,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公司类贷款不良贷款率2.04%,较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最高,截至6月末,建行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2.47%,与上年末持平。
股份行中,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公司类贷款不良贷款率2.71%,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是已披露数据中公司类贷款不良率最高的上市银行。
从行业分布上看,不良贷款在行业间也分化严重。以建行和招行为例,建行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规模达1.50万亿元,占比9.16%,不良率1.81%,较上年末上升0.14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规模达1.29万亿元,占比7.86%,不良率6.04%,较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贷款规模达6639亿元,占比4.04%,不良率4.02%,较上年末下降1.22个百分点。招行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规模为4219亿元,占比8.70%,不良率0.86%,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规模为2610亿元,占比5.38%,不良率4.68%,较上年末下降1.4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