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遭遇成长烦恼 配套金融服务薄弱亟待跟上
时间:2020-11-25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资金能不能支持我一点,我要把仓库建到美国东海岸。”近日,稠州银行绍兴分行工作人员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忆,今年8月份接触跨境电商企业主杨军时,对方提的需求。

杨军是浙江绍兴诸暨市跨境电商企业“顺发包业”的创始人,从2017年转型跨境电商,迎上风口快速发展,今年疫情期间海外订单“接到手软”,年度营业额增长30%以上。

但是,随着企业生意日益红火、产能不断扩大,杨军的“烦恼”也来了:成本抬升、扩大生产、完善仓库物流的现金流哪里来?快速便捷跨境交易往来怎么保障?汇率波动的保值避险怎么做?这些都需要配套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来排疑解难。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3%。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上升至1873.9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远高于外贸整体增速。

而杨军和他的企业不断壮大,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对成熟的跨境金融综合方案的强烈需求,是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近年爆发式增长中企业和金融机构携手共舞的一个缩影。

“我要把仓库

建到美国东海岸”

“订单一个接一个,加班加点生产赶工,有些爆款才挂出来立刻就卖光了。”绍兴诸暨市顺发包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了今年外贸订单红火、疫情期间不降反升,生产线繁忙赶工的景象。不过,伴随着产能的扩大,杨军的“烦恼”也来了。

从2017年开始,杨军带着企业转型踏足跨境电商,主要生产各类箱包皮具,在亚马逊、速卖通等地方销售。“迎上风口企业发展很快,海外疫情扩散,国内生产线反而更忙,今年营业额8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约30%。”杨军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出一次新产品单个包的成本造价在60元~79元,一个星期生产出一万个包就要70万元、加上运费45万元,一批新品一周合计投入200多万元,产能提升必然需要资金支持。

产品生产顺利、销售红火,但更大的限制来自仓储物流。首先是货物“出海”的物流成本节节高。“空运以前22~25元/公斤,现在基本上是60元/公斤,最高涨到80多元/公斤,iPhone12出货的时候货运费用又涨上去了。走海路运输,每个包运费成本平均2.5元,现在将近9块钱了。”杨军告诉记者,近期正逢海外市场圣诞采购加上“黑五”销售旺季影响,运输成本更是水涨船高。

而等杨军工厂的货物运抵海外,却因当地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导致快递送不出去、不得不积压在仓库。“美国西海岸仓库被中国的货物占满了,大家都在排队。”杨军很苦恼。那么多货物要么在路上跑、要么在码头积压严重,成本增加不少,账期还得被拉长,这让他萌生了新的想法——“要自建仓储”,但这些无疑都考验企业的经营现金流。

“资金能不能支持我一点,我要把仓库建到美国东海岸。”稠州银行绍兴分行营业部经理助理楼伟浩向记者回忆今年8月份接触杨军时对方提的需求。在看了企业流水、快递订单量等数据之后,楼伟浩测算了企业的销售额、现金流量等,几天后稠州银行主动授信小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共计1200万元。

杨军告诉记者,尽管地处区域经济基础好的江浙沪“包邮区”,但企业注册及经营所在的只是一个县级市,可选择的金融机构资源却不多,整个借贷过程中最为看重的是稠州银行放款速度快、贷款利率较低,“利率折扣力度比其他银行高,其中890万给予了支小再贷款优惠利率,预计节约成本约8.1万元。”

汇率风险管理“账本”

企业怎么算?

商品走出国门,跨境企业主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来自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的汇率风险管理。

“假设一份商品售价不变,人民币升值了,企业赚到的利润就会少一些。”杨军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切实抬升了财务成本,不过他和身边的一些企业却没有采用套期保值工具,因为“反复算了账之后觉得不划算。”

对于这笔账怎么算,一家城商行海外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盘活资源肯定有利于降低成本,但还要看企业主外币资产的资产负债分布、汇率管理的风险偏好,以及与企业规模实力匹配的结算条件、收付款周期、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等。”

“有些银行在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过程中,对实需交易的判定存在困难,比如部分真实需求的业务资料难以逐笔对应、非常规贸易背景的实需缺乏认定标准,落实实需原则时审核偏严格。而在企业层面,企业多倾向于采用即期交易完成结算,更愿意将精力集中在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外汇衍生产品使用意愿低;此外,是企业认为成本过高,比如部分企业认为保证金高、手续费(点差)高,外汇衍生品价格较贵,认为这是‘多’出来的成本,且有可能造成损失。此外还有管理成本、风险管理机制及策略等。”有央行地方分行人士认为,“外汇衍生品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不过,汇率风险管理已日益受到市场主体的重视。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均有推出系列跨境金融服务工具箱,其中不乏结合市场趋势及企业自身的汇率避险偏好的产品。

对于企业主的需求不同,浙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