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债券违约事件余波未平,更多中介机构遭调查。
继海通证券之后,11月19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近日,交易商协会在对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自律调查和对多家中介机构进行约谈过程中,发现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销商,以及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存在涉嫌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等有关规定,交易商协会将对相关中介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这是交易商协会连续两天宣布对永煤违约事件中相关中介机构启动自律调查。永煤债券超市场预期的突然违约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债市恐慌,多只债券因此受牵连引发大跌。不过,随着违约事件的处理取得阶段性进展,以及有关部门表态呵护市场信心,目前债市紧张情绪已大为缓解。不少分析人士呼吁,有序的违约有助于市场成长,无序的违约会令十余年积累的信用毁之一炬。只有违约的有序性得到维护,才有利于强化市场纪律,让中国债券市场更为健康地发展。
多家永煤债券中介机构被调查
11月19日晚间,交易商协会发布一则通知,表示对永煤集团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中介机构启动自律调查。此次公布接受自律调查的机构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原银行等主承销商,以及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就在11月18日,交易商协会发文称,在对永煤集团开展自律调查时,发现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涉及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券。依据相关规定,交易商协会将对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开展自律调查。如调查中发现相关机构存在操纵市场等涉嫌扰乱市场秩序的恶劣行为,协会将予以严格自律处分,并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理。
11月10日,永煤集团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20永煤SCP003”到期不能足额偿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外界对永煤集团违约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为何11月10日违约前的不到一个月(10月20日),永煤集团还成功发行了“20永煤MTN006”,主承销商是兴业银行,彼时永煤集团的的主体信用等级还是AAA,而在11月10日违约后的第二天,中诚信国际才决定将永煤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BB,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永煤债券违约再次凸显中介机构尽职履责的问题。按照《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根据违规情形,交易商协会可予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或公开谴责的自律处分措施,并可以根据情况并处责令改正、责令致歉、暂停相关业务、暂停会员权利、认定不适当人选、取消业务资格或取消会员资格的自律处分措施。
结构化发行问题引关注
对于交易商协会在上述公告提及的“发现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有观点猜测永煤集团债券发行是否存在结构化发行等“自融”问题。
交易商协会11月1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业务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特别强调禁止发行人存在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券等“自融”行为,打击“结构化发行”违规行为;进一步强化承销机构、投资人等管理要求,明确禁止协助行为。同日还首次针对债券结构化发行等“自融”行为开出罚单。
“结构化”发行问题由来已久。北京一债券从业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两三年来,随着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多,一些低信用等级的发行人在公开市场的发债难度加大,便通过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券,或者承诺债券上市后购回等方式,推动债券的发行。尽管这一灰色操作是为了降低发行难度,但一定程度上也掩盖了债券的实质风险。
永煤违约对市场影响相对可控
永煤债券违约余波不断,也波及债券融资环境的紧张,多个煤炭企业债券价格出现下跌,河南当地及其他多个省份的企业债券发行取消。为舒缓市场脆弱的敏感神经,除了央行近日投放超额流动性缓解资金面紧张外,相关部门也在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11月18日,山西省政府召开省属国企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专题会议,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会上表示,”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晋商的基因。在我们的脑海里从来就没有闪现过欠债不还的念头,也决不允许省属国企负责人有这样的念头。省属国企谁家面临金融风险,而无应对之策,说明你那个财务总监不称职。如果谁家造成了重大金融风险,对山西的信誉形象造成影响,那么你这个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承担责任。省委、省政府两位主要领导对防控金融风险都是高度重视。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媒体曝出后,楼阳生书记第一时间给我发来指示要求,省国资运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风险防控措施,我看资本市场的反映还是很积极的。我们要坚持和完善这些年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成功的理念、思路、办法,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捍卫山西的信誉。”
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后,业内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同维护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