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公告,2020年11月9日23时50分,万华化学100万吨乙烯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标志着公司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全部一次开车成功。
百万吨乙烯项目投产,持续做大做强石化产品。2015年以前,万华主要收入来自于聚氨酯产品,2015年8月,PO/AE一体化项目的投产成功,使公司进入石化行业的C3/C4领域,是公司从“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发展的重要一步。随后公司加大多元化进程,于2018年12月在烟台工业园开工建设乙烯项目及配套设施,一期包括100万吨乙烯联合装置、40万吨PVC装置、15万吨EO装置、45万吨LLDPE装置、30/65万吨PO/SM装置、5万吨丁二烯装置,此次乙烯项目投产成功,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石化行业的C2领域。19年12月,公司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二期项目获公示,二期项目以石脑油、混合丁烷为原料,经12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生产烯烃、芳烃及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乙烯裂解、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丁二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烯烃塑性体/弹性体、聚丙烯等。此外,根据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的消息,20年7月23日,公司烟台工业园的双酚A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包括53万吨异丙苯、65万吨苯酚丙酮和48万吨双酚A。未来,公司不仅要持续做大做强石化产品,还将利用现有工业园乙烯产业链优势,大力开拓聚烯烃高性能材料平台和材料业务的高端下游应用。
需求回暖、供应商检修增加,MDI迎来高景气。根据卓创数据,纯MDI从8月初开始上涨,从8月初的13,590元/吨上涨至11月10日的30,250元/吨,并在10月下旬创下了34,500元/吨的高价;聚合MDI从7月初开始上涨,从7月初的11,750元/吨上涨至11月10日的22,540元/吨,10月下旬达到了近两年的高点23,600元/吨。此次价格上行是需求回暖和供应商检修增加共同推动的,需求方面,MDI海外需求复苏,国内迎来传统的金九银十,特别是纺服产业链受益于印度订单往国内转移,拉动了纯MDI价格持续大涨;供给方面,先是韩国锦湖和上海联恒一期装置在检修,另外根据卓创资讯,四季度宁波万华和重庆巴斯夫又都有检修计划。MDI经过前期的大幅涨价后,价格近期略有回调,但MDI供应依然偏紧,而下游冰箱、冷柜等行业仍保持良好势头,我们认为MDI的高景气还将持续。
多个项目将连续投建,从国内龙头向全球龙头迈进。公司当前已在全球建成烟台、宁波、匈牙利三大一体化化工工业园,珠海基地也在不断扩能,另外,同时开工建设万华福建工业园和四川眉山工业园。在福建工业园,公司于20年3月与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按80%:20%成立了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以零价格受让福建康乃尔64%股权,将建设40万吨MDI及苯胺配套项目,合资公司收购福建东南电化TDI装置及直接配套装置,扩建TDI产能至25万吨,建设40万吨PVC项目,续建大型煤气化项目。对于眉山工业园,公司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绿色、环保新材料制造基地,20年6月22日,公司在眉山基地的1万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和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片的环评公示,公司新材料业务将不断开拓。另外,再加上烟台工业园刚投产成功的乙烯项目,以及即将建成的PC二期项目、20年7月开工的双酚A一体化项目和规划的乙烯二期项目,可以看到公司在坚定不移的走多元化、全球化,公司在世界化工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有望从国内龙头向全球龙头迈进。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757亿、1005亿和119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5.27亿、144.39亿和181.67亿,EPS分别为3.03元、4.60元和5.79元,PE分别为29.7倍、19.6倍和15.6倍,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产能建设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