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 深秋流金 流量与销量博弈 野蛮生长终结?
时间:2020-11-1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这段话无疑是新冠疫情后,国内电商零售行业的真实写照。一边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两大电商巨头,双双在“双十一”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11日21点天猫销售额已接近5000亿元、京东近4000亿元。另外,据天猫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2020天猫双十一订单创建峰值达58.3万笔/秒,这一数字是2009年第一次天猫双十一的1457倍。

另外一边,全球零售行业正在遭遇寒冬。微软宣布永久性关闭全球83家实体零售店,苹果公司宣布,再次关闭14家美国门店。传统百货巨头梅西百货更是在宣布关店125家的同时,还计划裁员3900人。行业代表尚且如此,其他中小品牌的日子更难过,数据公司CoresightResearch的报告显示,去年美国有9800多家门店永久性关闭,今年可能会超过这一纪录,或多达2.5万家商店倒闭。

在此背景下,几乎没有选择,全球消费者都在向线上渠道转移。从亚马逊、SeaLimited、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的财报中,可以明显管窥到这一趋势。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在下沉市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流量的红利也逐渐消散。

铁打的平台,流水的品牌。多名接受采访的商家坦言,从2017年开始,线上销售的成本便超过了线下,所谓的互联网无边界并不存在于电商圈。参与“双十一”的新老品牌们,都不得不在多个平台布局,寻找更多的碎片化流量,并为之付出代价。他们的营销投入一般占到销售额的10%-20%,在某些平台甚至更高。

如何在投入与产出之间找到平衡?可能是商家们在这个不眠夜里,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平淡的大秀

10日22点,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主战场,依然是灯火璀璨,人来人往,至少500家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集结于此。

在媒体中心,墙上的大屏幕投影着“天猫”的实时交易图。但是,天猫并没有像过去数年一样,在0点一过便公布交易数据,而是慢慢释放出城市交易榜单、品类交易榜单等非核心数据,在场媒体的惊叹声也不再重现。

直到0点30分,大屏幕上才首次出现最新的交易额:从11月1日累计,天猫“双十一”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其中,实时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品牌超过300个。天猫方面预计,今年将吸引超过8亿消费者、25万品牌、500万商家共同参与,是覆盖面最广、参与度最高的一届。

护肤品牌林清轩也做足了增员应对。今年“双十一”独特的两轮销售策略,加上疫情后的消费回暖,对商家备货也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今年的‘双十一’既紧张又繁忙,就像高考一样,年年都这么折腾,但是大家折腾得很开心,很快乐。”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天猫的两轮预售安排让商家们仿佛过了一个小年后又过了一个大年,两次预售两次备货,总共得准备四个货品仓。仓库、物流和消费者体验环节上,也同步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创新。

目前,林清轩在预售首日的订单同比增长920%。在销售目标上,电商的目标比去年增长1倍,线下渠道销售额增长30%左右。“去年我们销售额1个亿,今年完成了1.4个亿,销售额增长了40%。”

孙来春进一步透露,无论是线下店铺还是线上粉丝活跃率和复购率,比起往年来都有所提高。看起来,年轻人的消费似乎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

不过,天猫历来是美妆的主场,也成为了新兴品牌的必争之地。而一些传统品牌的反应,在今年“双十一”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据媒体报道,天猫格力官方旗舰店将在11月11日向消费者让利7亿元。这一幅度与去年的30亿元相比,缩水了近四分之三。

商家和平台的诚意,用户最能感知。“双十一”的玩法复杂化,也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电商平台上,分批付款、减免规则等都让用户感到头大不已。“平平无奇‘双十一’,清心寡欲‘双十一’,就这么过去了……”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叹。

资深电商行业观察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双十一总体出彩的地方不太多,主要是直播上的内容有所侧重。“在消费需求欲望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情况下,要去激发购买欲很难找到合适的点,另外也确实是因为这个促销活动常态化了。但是,零售品牌行业一直是在持续洗牌的,这可能是另一个机会。”

流量“血海”

拉长的“双十一”,让“剁手党”们有了更多可以扫货的时间,不知疲倦的他们,支撑着这场大秀持续升温,而商家也在时时紧盯着一组组数据的刷新,尤其是那些首次参战的新品牌。据不完全统计,11月1日当天,1800多个新品牌成交额超越去年“双十一”全天,94个新品牌增长超过1000%。

“我们是去年开始参与‘双十一’的,那时候只是简单参与。今年的投入比较大,预计销售额达到1.5亿元。整个11月份和12月份,我们预计销量在6000万元到8000万元。”11月4日,宝宝馋了合伙人邱健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销售额超出了预期。

过去,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互联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