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进权益”系列报告之六:殊途同归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固收+”(上篇)
时间:2020-11-12 00:00:00来自:兴业研究字号:T  T

摘要

“固收+”为银行理财、信托等资管机构取代过去非标债权资产的配置提供了解决方案。(1)产生原因:资管新规对产品期限有严格匹配要求,非标进行资产负债的错配愈发困难;近年来各类资产的风险/流动性/收益预期逐步调整,好资产在“变坏”:非标违约显著增加;好资产在“变少”:房地产企业集中度提升、城投平台转型,靠谱的非标越来越少。(2)“固收+”的狭义解释:固收部分提供基础保底收益,同时承受其他资产和策略的系统风险以获得收益,简言之就是在承担波动前提下,用新策略新资产替代过去非标资产;广义解释:

本质是提供可以进行中短期绝对收益考核、较低回测的资管产品体验。从这一视角看,传统考核相对收益的公募二级债基不算“固收+”产品。

国内“固收+”的扩张机会:(1)资金端:在严格执行资管新规前提下,这亟需用新策略和新资产替代过去“非标错配+资金池滚动发行”的运作模式。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和信托整体规模没有增长,本质反映了相关产品替代体系尚未健全。乐观估计未来将有3万亿元银行理财和5万亿元信托规模的“固收+”策略增量空间;(2)资产端: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提供的票息空间变小同时收益波动增大;而随着产业和资本市场转型,新的资产配置机遇也在出现,除权益资产外,另类资产将是区别于传统单纯做多债券和权益的新资产类别,涉及实物资产/股权/债权等多类资产,这使“固收+”在策略设计和资产获取上有挖掘机会。

海外机构的“固收+”探索:以贝莱德/嘉信理财/桥水基金的相关产品为例,针对公募基金、独立财富机构和私募资管机构提供参考。(1)公募基金:贝莱德产品体系中固收类灵活配置型(Flexible-fixedassets)和多资产类(Multiassets)与“固收+”相关性最高,规模占总AUM约25%-35%,策略上前者通过高等级信用债+利率衍生品实现稳定票息,同时增配权益尤其是新兴市场权益(仓位约15%)来增厚收益;后者权益等风险资产仓位更高(约1/3),同时债券信用更下沉;(2)独立财富机构:嘉信理财现有七大产品线中,稳定收益类和资产配置类最有可能实现“固收+”的效果,整体上高等级信用债(50%以上)和高股息权益(约15%)是相关产品最主要底层资产,优先股/转债、REITs等资产也各有一定配置;(3)私募资管:从桥水绝对阿尔法基金(PureAlpha)和全天候基金(AllWeather)表现看,债券资产只是阶段性配置,权益/商品/黄金仓位更受青睐,相关产品更符合“固收+”的广义要求。该类私募“固收+”设计时整体依靠策略优势,并没有再挖掘新类型资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