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正在从各方面重塑中国医疗行业市场格局。其中最大的改变之一来自于多重线上渠道的开拓和推进,数字化的趋势加速推进并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和长期布局规划。
跨国药企数字医疗转型
疫情正在从各方面重塑中国医疗健康行业。
作为跨国药企展示最新产品或服务的大舞台,今年进博会大量跨国药企把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签约作为展会的重头戏之一。这背后凸显的是跨国药企在华经营方式和策略的重大改变,这种行业整体变化也是与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转变密切相关。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镜头,能够管窥跨国药企的数字化转型逻辑,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1月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收官”。
在全球新冠肺炎抗疫战中“唱主角”的医疗或医药企业也是此次进博会的绝对“主角”: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云集了大量全球疫情防控的最新顶尖成果,这些前沿产品、技术和服务既是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有力保障。
在近年来我国医改新政频出,审评审批加速,带量采购、医保谈判常态化的情势下,医药行业鼓励创新的方向愈发坚定,各大跨国药企在此次进博会上依旧突出了“创新”主题,扩大合作的签约频频,合作方式、内容也更加多元。
新冠疫情正在从各方面重塑中国医疗行业市场格局。其中最大的改变之一来自于多重线上渠道的开拓和推进,数字化的趋势加速推进并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和长期布局规划。
这也直接反映在此次进博会中:多家跨国药企和器械企业展出了数字化医疗、防疫展品,并签订多项数字化尝试的合作项目,不断构建出更丰富和完整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数字化发力
11月6日,百时美施贵宝在进博会上进行了两场签约:和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创新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和京东健康“肝病创新云平台”签约。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博鳌乐城先行区成为当代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先驱性“试验田”。
通过与博鳌乐城的战略合作,百时美施贵宝表示有望让一批还没有在中国获批的产品和适应症加速引进。例如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双免疫疗法欧狄沃联合伊匹木单抗;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红细胞成熟剂Luspatercept,以及成人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最新口服药Ozanimod等创新药物。
诺华也在此次进博会上与博鳌乐城管理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旨在加速诺华的系列创新产品和方案进入博鳌先行区平台。诺华肿瘤(中国)总经理吉必成表示,“此前博鳌乐城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可引进的抗肿瘤新药和罕见病药品中,诺华就有9种在中国尚未上市的药品被纳入。”
阿斯利康也与海南省政府在数字化医疗创新领域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意向;与高瓴创投签署关于“互联网医院”的合作协议。据悉,进博会前两日来阿斯利康达成的签约交易额已接近90亿人民币。
同时,阿斯利康宣布与国内顶尖医院展开更广泛合作。各方将在临床领域数字化应用、真实数据应用、诊疗一体化中心及精益管理实践等多方面探索更广泛的合作机会:阿斯利康将在个体化诊疗系统建设,多学科整合、早期临床研究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为医院提供支持。
新冠疫情大大催生了对线上医疗服务的需求,数字化医疗也成为各家签约的重点。辉瑞在进博会上宣布与阿里健康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规模化疫苗接种创新模式,形成完善的线上全链条、高质量的预防接种服务。
器械数字化落地
从医疗物资、耗材到病毒溯源、核酸试剂盒、CT到呼吸机等,医疗器械企业是此次抗疫的主力军。同时,数字化是医疗器械企业近年来的关键词之一。
在“抗疫”大背景下,今年丹纳赫带着旗下多平台抗击新冠的整体解决方案首次亮相,设抗击新冠、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及思拓凡(Cytiva)等四大专区。赛沛展示了一套刚刚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的快速分子检测试剂盒。
此次进博期间,医疗器械企业也加大了签约合作的范围。丹纳赫表示将与各级政府、医药行业同道、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平台经销商、医疗机构等多元伙伴达成近20项合作意向。
西门子医疗在此次进博会上与西藏阜康医院就首次亮相进博会的5G方舱CT车载解决方案达成采购协议并完成现场签约。一同在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亮相的还有西门子医疗发热门诊解决方案。西门子医疗发热门诊解决方案依据最新中国发热门诊建设标准,通过流程布局、智能设备和数字运营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
赛默飞世尔科技带着多款抗疫首发新品亮相进博会,在病毒样品提取、病毒核酸检测及病毒序列测定领域,赛默飞在进博会现场发布具备每天7000个新冠病毒样本检测能力的高通量、自动化COVID-19核酸检测平台;在新冠疫苗及治疗药物研发领域,展出助力病毒结构研究与疫苗研发的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质谱仪等产品。
种种抗疫器械和解决方案,在后疫情时代满足了更多的防疫要求,客观上也加速了器械企业的数字化投入。
政策东风
11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积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