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继峰股份的出海经验,董事长王义平表示:“我们和那些‘玩重组’的企业初衷就不一样,谁能盯住一个标的看20年?说到底,继峰想做的是百年企业。”
一身蓝色工装,“继峰”二字绣于左胸口袋——仿佛是董事长王义平与继峰股份间关系的一种隐喻:他把自己看成公司里最普通的一员,公司则被他放在心上,二者朝夕相处、一路同行,彼此熟稔且熨帖。
对于这家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王义平更愿意叫它“孩子”。“从1996年成立到现在已经24年了,我们扎根乘用车座椅头枕、座椅扶手、中控系统及商用车座椅等汽车零部件领域,专注主业。”
更让“老父亲”王义平感到欣慰的,莫过于继峰股份近年来的拔节生长。回望来路,并购格拉默无疑是公司加速发展的里程碑。如何“吃下”这家全球汽车座椅龙头?并购完成后继峰股份又是如何“消化”的?“盯紧目标、抓住机会、踏实做事。”王义平给出的答案质朴有力。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关于继峰股份未来的模样,王义平也画出了清晰蓝图。“从商用车座舱切入,布局汽车智能化和数字化,这肯定是我们的方向。”
“我盯了格拉默20年”
作为一家老牌国际汽配巨头,格拉默最初之于继峰股份,可谓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1880年,格拉默成立于德国,长期稳坐全球汽车内饰细分领域的“头把交椅”。1996年,格拉默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及慕尼黑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
“20多年前我就听说过格拉默,那时候继峰还没做起来。1998年,我第一次摸到格拉默产的头枕,说实话感到很震撼。它不仅是个产品,更像工艺品。”王义平感慨,“2007年,我们正式把格拉默列为学习榜样,下决心一定要做出和他们一样的东西。”
对标国际一线企业,继峰股份在此后的近10年时间加速发展,很快在乘用车座椅、头枕等领域闯出一片天,并于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
榜样变伙伴的契机,发生在2016年。“为稳定股权结构,当年的11月,格拉默的并购代表主动找到我们,问我们还愿不愿意做他们的战略股东。”王义平回忆,“继峰股份相当于以一个‘白衣骑士’的姿态进入格拉默。”
交易方案的设计并不复杂:2017年,继峰股份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东证继涵与几名财务投资者在境内共同出资设立继烨投资持股平台,再由继烨投资设立境外SPV公司继烨(卢森堡)和继烨(德国),并由孙公司继烨(德国)以要约及协议收购的方式,收购格拉默84.23%的股权,这一过程共耗资49.82亿元。2019年8月,继峰股份再通过发行可转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3种方式,以37.54亿元的对价将继烨投资置入体内。由此,格拉默正式并表。
将格拉默纳入麾下后,继峰股份的全球化布局日趋完善。目前,公司在20个国家拥有近70家控股子公司,形成全球生产、物流和营销网络。这提高了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了物流成本;全球市场销售还使公司具备抵御个别地区下游整车厂销售波动风险的能力;国际研发网络也有助于公司抓住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
“海外并购的风险不容小觑,特别是一些跨界并购和概念性的炒作。之前不少上市公司就是在这上面‘翻车’的,所以一定要引以为戒。”谈及继峰股份的出海经验,王义平底气十足,“我们和那些‘玩重组’的企业初衷就不一样,谁能盯住一个标的看20年?说到底,继峰想做的是百年企业。”
“做永远比说重要”
格拉默最新披露的三季度初步业绩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格拉默实现收入约4.58亿欧元,实现经营性息税前利润约2200万欧元,远超去年同期的910万欧元。
如果说此前的并购靠的是长期的坚守及恰当的时机,那么并购后的整合靠的则是共同的理念和聚齐的人心。
变革,首先从“高层调整”开始。“之前格拉默的领导者在公司有10多年时间,在全新的股东结构和行业环境下,与我们在经营上有一定理念和风格上的差异。”王义平表示,股权交割完成后,作为大股东的继峰股份与时任监事会和董事会达成共识,在平稳过渡的前提下组建全新的高管团队。
“我一直强调,做比说要重要。按照这个标准,我们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提拔组建格拉默的高管团队。这帮人都是干实事的,而且和我们的沟通很顺畅。”王义平说,“我还和格拉默现在的CEO开玩笑说,你是要在这里干20年的,怎么能不把公司弄好?”
更多降本增效的措施,还在格拉默的原料采购、组织架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推进。目前,格拉默江苏工厂注册地址已变更至宁波北仑,为公司工厂后续进一步整合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3月,继峰股份与格拉默签订联合采购协议,以降低双方的采购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中国采购的成本优势在这里体现得还是很明显的。”王义平表示,预计联合采购在未来几年可为双方节约数百万美元的成本。
此外,格拉默今年4月对内部架构进行调整,将乘用车下属的4个产品部门进行合并。王义平介绍,未来格拉默将以乘用车、商用车两大业务部门面对客户,以更好推进全球产品战略。
同时,格拉默还划分美洲、欧洲、中国3个主要经营区域。各区均具有一定独立运营能力,以便更迅速、更灵活地响应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