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股行情回顾:股指震荡,消费、中市盈率和绩优股占优。海外受疫情冲击,国内生产小幅改善,市场震荡分化。欧美疫情形式进一步恶化,德、法两国先后宣布全国“封城”,线下需求再度面临巨大冲击;美国三季度经济指标好于市场预期,但疫情汹涌和大选相关的不确定性仍令市场承压。国内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转负为正,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1%;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制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三季报披露进入冲刺期,多数公司净利润增长;蚂蚁集团“A+H”
两地上市在即,IPO发行超额认购;A股市场对抗外围市场的韧性增加,市场震荡分化。截止至周四(10月29日)收盘,沪指收于3272点。市场核心指数涨跌互现。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95%、0.99%、0.92%,沪深300、上证指数、上证50分别下跌0.11%、1.2%、1.34%。申万一级行业涨跌互现,汽车、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领涨,非银金融、计算机和纺织服装领跌。成交占比方面,周期和消费占比上升,金融和成长占比相应下降。
2、估值变化:全球股市小幅下行,A股市场估值下行。过去5个交易日,A股市场核心指数估值下行。截至本周四(10月29日)收盘,万得全A、创业板指、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的PE估值分别是22.45、65.55、14.78和15.31。行业方面,估值涨跌互现。PE估值历史分位数前五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99%)、休闲服务(99%)、汽车(96%)、家用电器(96%)、医药生物(94%),回升前五行业是电气设备、建筑材料、医药生物、电子和家用电器。全球股市估值小幅下行,A股估值持续处在低位。美股行业指数估值多为下跌,回落前三的行业是必需消费、金融和医疗保健。
3、大类资产:海外风险偏好降低,人民币汇率回落。股市方面,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11%,标普500风险溢价与VIX指数均有所上升;万得全A口径下的修正风险溢价水平回升,截至周四上行至0.10%。
大宗商品方面,截止至周四,国内原油期货下跌11.70%;工农业产品走势同步,工业品下跌2.40%,农业品下跌0.50%;过去5个交易日NYMEX原油下跌11.08%,收于36.11美元/桶,伦敦黄金现价下跌1.41%,收于1876.9美元/盎司;债市方面,美债长端短端均有所回落,十年期国债期货过去5个交易日下跌0.10%,中美利差缩小;汇市方面,人民币回落,过去5个交易日下跌0.56%,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收于6.71。
风险提示:美国财政刺激不达预期;国内经济和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