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半导体板块指数连续七连阳。
11月3日,半导体板块指数大涨1.88%。个股方面,聚灿光电大涨20%,上海新阳、乾照光电大涨逾11%,立昂微、新洁能、博通集成涨停,华灿光电、斯达半导、安集科技等涨逾8%。
不过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半导体板块的三个月的短线调整幅度并不大,也不足以使得半导体板块在出现分歧后,在如此之快的时间内又重新聚合主要机构的力量。半导体板块的机构分歧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第四季度是半导体板块的传统淡季,也不足以吸引公募基金经理在业绩排名的关键阶段,再度重金杀入半导体股票。分析师认为半导体可能在2021年某个时段出现机会,这或意味着半导体股票的调整还未结束。
半导体七连阳说明什么?
在经历长达三个月的调整震荡后,半导体板块资金关注度显著增强,已实现连续七连阳。
据新华社的报道,作为全球芯片光刻技术的佼佼者,荷兰光刻机生产企业阿斯麦(ASML)以“光刻未来,携手同行”为主题,即将亮相第三届进博会高端装备展区,呈现整体光刻解决方案。
↑正在搭建的阿斯麦展位,位于第三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阿斯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说,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公司发往中国大陆地区的光刻机台数超过了全球总台数的20%。
受此消息影响,A股半导体指数11月3日盘中高开高走,指数一度上涨接近3%,截止当日收盘,半导体指数上涨1.88%,实现七连阳,不过,半导体的几只主要龙头股当日盘中股价略有下跌。
半导体指数的七连阳得之不易,因该指数已连续盘整三个月,主要个股杀跌幅度较大。7月14日,A股的半导体板块指数触及2687.80点的高位后,便持续开始震荡盘整,期间半导体指数最大跌幅深度接近19%。半导体板块在第三季度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公募基金经理的兑现行为,因为该板块的短期的急速上涨幅度非常惊人。
“半导体板块实际上从2018年底就开始出现布局机会,它的收益率实在已经超出收益预期。”有华南地区的基金公司人士强调,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持仓目的,有些机构并不对半导体板块特别感兴趣,但在半导体板块上的盈利却超出了预期收益,这部分机构的兑现冲动是最大的。
券商中国记者也注意到,A股半导体指数自2019年初开始至今,累计上涨幅度已超过180%。在公募基金产品方面,国联安半导体基金自2019年6月上市交易以来,其交易价格也已从最低的0.94元上涨到目前的2.08元附近,期间的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2.724元。
但就像一些基金经理所强调的,再好的股票也需要配以合适的价格。受中美贸易影响的半导体板块,从原先的市场忽视、低估,逐步变成了脱离业绩、估值、基本面的鸡毛飞上天。
因此,在股价毫无节制的上涨之后,基金经理选择用脚投票。据广发证券策略团队的数据,从三季度基金配置来看,电子和医药成为减仓最多的行业,仅食品饮料行业配置仍上升。其中,电子行业是减仓仅次于医药的一级行业,其中基金主要减仓对象是半导体。
但A股市场的问题在于,科技与5G是大方向,也之所以成为中美贸易的主要焦点。半导体板块的问题在于贵,且其中不少公司的基本面欠缺,缺乏核心竞争力,但这些因素不能改变半导体成为机构投资者未来长期持仓的对象。
也因此,即便大幅减持半导体股票的公募基金经理,实际上也非常看好半导体的投资机会,但看好行业与看好股票是两种逻辑。
半导体年内“第二春”开启?
当半导体板块盘整三个月后,在前期调整、进博会等因素的合力下,半导体板块出现七连阳,区间涨幅超过8%。半导体年内“第二春”又来了吗?
实际上,半导体指数在9月10日至9月21日也实现过六连阳,但很快就被打回原形,在9月28日至10月13日期间的涨幅甚至接近9%,看起来这个趋势不错,但同样被无情的痛击,半导体指数也因此跌回2200点附近,以此来看,10月26日至11月3日实际上是半导体指数的第三次试探。
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每年第四季度是半导体行业的传统淡季,在欧美疫情全球扩张的背景下,淡季效应损害半导体公司的业绩表现情况,可能被大幅度的放大。
三星电子最近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出这一点,虽然前期受益于智能手机和半导体业务大涨,三星电子第三季度盈利好于预期。但由于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且服务器芯片需求减弱,第四季度公司利润预计将下滑。
此外,三个月的短线调整幅度并不大,也不足以使得半导体板块在出现分歧后,如此之快的时间内又重新聚合主要机构的力量。深圳地区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半导体板块的机构分歧可能会持续相当时间。上述基金经理认为,半导体板块可以成为一些大机构的底仓品种,但对其他一些资金而言,半导体板块从中线角度缺乏足够多的机会。
“A股市场并不是只有半导体股票可以投,还有其他更便宜的好公司。”上述人士强调,半导体也不是只有A股才有,美股的半导体公司从价格和竞争力上可能更具吸引力。
显而易见的是,在上半年已经连续上涨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