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20业绩略低预期
公司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营收83.03亿元,YoY-0.71%;归母净利润6.23亿元,YoY+8.01%。公司单三季度实现营收30.95亿元,YoY+4.69%;归母净利润2.78亿元,YoY+14.29%。业绩略低预期,主要是我们认为对其防务业务需求旺盛,三季度可能发展较快。从历史数据看,公司产品具有年底集中交付特点,因此三季报也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毛利率略降,费用管控能力提升使得净利率小幅增加。1)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36%,同比降低0.77ppt,净利率为7.86%,同比增加0.58ppt。2)期间费用率为15.00%,同比降低0.93ppt;3)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为7.00亿元和0.85亿元,同比降低10.24%和24.91%,表明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显著提升;4)研发费用为3.22亿元,同比增长11.10%,研发投入增加。
可转债转股应付债券降为零,应收/预付账款增长表明需求旺盛。
1)公司三季度末应收账款92.10亿元,相比年初增长32.87%,主要是向主机厂交付产品所致;2)预付账款3.09亿元,较年初增长57.79%,主要为公司采购货物使得预付货款增加所致;3)应付债券从年初的18.51亿元降为零,主要是可转债转股所致。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有望在四季度改善。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7.7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74亿元。从历史数据来看,公司2019年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是-4.11、0.72、-1.59、20.58亿元,我们预计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有望在四季度改善。
发展趋势
提前赎回“机电转债”,可转债转股导致每股收益短期内有所摊薄。
公司2020年7月30日召开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提前赎回“机电转债”的议案》,批准公司行使“机电转债”的提前赎回权。2020年9月11日,“机电转债”停止转股,全额赎回27,619张,共计支付赎回款276.30万元。截至2020年9月10日,“机电转债”
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增加2.76亿股。因此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
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唯一航空机电系统上市平台。公司从2013年开始,陆续开展了12家航空机电企业的资产整合,航空业务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36%提升至2019年的69%。此外,公司不断加强民机领域的技术储备,参与了国内C919、蛟龙600、长江系列发动机、MA700等21种机型机载产品的研制。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亿元、12.29亿元不变。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年41.1x/35.3xP/E,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2.20元目标价不变,对应2020/2021年分别是45.2倍和38.1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9.3%的上行空间。
风险
市场系统性风险;订单及国产化替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