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季报冲刺: 地产黯淡医疗器械亮眼 高估值公司面临回调
时间:2020-10-2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从行业龙头公司的三季报来看,一些典型行业,如医疗器械、云办公等业绩仍在持续增长。海外疫情的二次暴发,为诸多医疗器械公司在三季度带来了持续的业绩增长。

随着10月31日三季报披露截止日期的临近,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进入冲刺期。

截至10月27日19:30,沪深两市406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03家披露三季报,披露率39.48%。其中有917家营收相比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951家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实现了正增长。

从行业龙头公司的三季报来看,一些典型行业,如医疗器械、云办公等业绩仍在持续增长。海外疫情的二次暴发,为诸多医疗器械公司在三季度带来了持续的业绩增长。

此前疫情中受影响较为严重的制造业行业、影视业等三季度已复苏,而地产则增速放缓。

不过,即使业绩增速亮眼,一些行业近期股价仍下跌,例如医疗器械。有市场人士分析,这是由于其估值正处于历史高位。一些龙头公司,也在业绩不及预期后迎来股价的回调。

地产黯淡医疗器械亮眼

仅从目前已披露三季度业绩的企业来看,行业景气度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

生物医药企业整体表现不俗:164家已披露三季报企业中,营收同比增长的有94家,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106家。

这其中,不少是医疗器械企业。例如康泰医学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350.59%;实现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暴增1208.92%。康泰医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因疫情防控和治疗需要,公司红外体温计、血氧类等产品的需求量激增。

东兴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胡博新分析,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医药投资落地需要综合考虑。

“新冠肺炎疫情对医药行业的短期影响已基本反映在中报上,受益的细分领域,如检测、防护、监护等,这也是支撑2020年上半年医药行情的重要因素,受损的细分领域如口腔、眼科等医疗服务从4月份复工复产中快速恢复。”胡博新表示。

数据显示,受益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检测试剂生产商在一季度和半年报取得了亮眼业绩。

而在海外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海外试剂出口需求旺盛,继续拉动着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

在此背景下,圣湘生物、华大基因等都在近期上调了三季报业绩。

10月11日晚,圣湘生物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再次测算,预计2020年1-9月可实现营业收入为36.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81.47%;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70亿元-2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72.64%-11009.32%;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50亿元-20.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86.32%-15970.24%。圣湘生物也是至今预告2020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

根据三季报业绩预告数据,生物医药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前五大上市公司圣湘生物、振德医疗、达安基因、康泰医学、华大基因均属医疗器械细分方向,在业绩变动原因中均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防疫物资需求增加的因素。

几家欢喜几家愁。从亏损榜单来观察,目前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亏损额度前四席均为房地产企业,分别为泰禾集团、云南城投、*ST新光、嘉凯城,亏损额度均在10亿元以上。34家已披露三季报地产上市公司中,仅有半数营收同比增长,11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部分龙头公司股价回调

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业绩固然重要,估值也是不可或缺的考虑维度。

那么,对于业绩表现不俗的医药行业来说,估值目前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值得继续配置?

胡博新认为,随着医药板块更多创新型企业上市,估值水平将继续提高。第一,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估值提高有疫情的影响,实际上疫情对部分公司业绩影响远超过估值的提高,部分诊断试剂和防护用品企业,2020年年底上调业绩之后,估值甚至会大幅下降;8月份以来医药估值创新高之后,出现一定的调整则与机构的配置有关,目前经过1个半月的调整医药配置已有所下降。

此外,医药板块估值未来趋势是继续上升的,因为更多科创板企业上市,其短期盈利较少甚至亏损,必然影响板块整体估值,而且更多医药企业投入创新,其在研产品需要二次估值,也带动估值溢价提升。

随着三季报行情来临,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着业绩不达预期,例如涪陵榨菜、长春高新、吉比特等多只白马股股价“闪崩”。

“在经过前两个季度的催热后,市场普遍对第三季度的业绩有了过高的期待,反映到股价上,已经严重透支了预期的成长幅度,当业绩最后公布,一方面是业绩不如预期、产生避险出逃情绪,另一方面是业绩尘埃落定,获利盘快速退出。而且四季度经济走势将以稳为主、为明年打基础做准备,所以适度回调后,资金便于重新布局。”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对于三季报,投资者不仅应该注意业绩爆雷,还要关注业绩的实际数据,有些虽然账面利润快速增加,但实际上现金流却没有同步,说明蕴藏大量的潜在风险,对于这类股票要注意持有的周期和节奏。”沈萌表示。

此外,国信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