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板块有必要"恐高"吗?
时间:2020-10-26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2004年12月31日是各种经典指数的基日,但相同的基日却对应着不同的投资收益,有人赚得盆盈钵满,有人则黯然离场。其中,主流的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全A涨幅达到337.38%、535.00%、566.94%,和欧美股市10年长牛相比也毫不逊色。不过,有一类指数的表现会让投资者大吃一惊。

2014年12月31日以来,中证消费、中证医药涨幅达2307.97%、1378.78%。即便在“铁公基”时代,中证消费、中证医药也能显著跑赢各大指数。2015年以来,“消费升级”浪潮进一步拉大收益差距。这意味着,如果在2004年底分别投资1000元在中证消费和中证医药上,那么,到目前为止,这笔最初的1000元会分别变成24079元和14788元。

美股也是如此。统计1957年到2012年标普500指数中业绩前20名公司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集中在日用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这背后所承载的是经济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消费升级以及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投资机会。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康乐购”。从美国1997年至2017年各行业涨价情况看,教育、医药医疗、生活能源消费、食品饮料等是这30年间涨幅较高的行业。不同行业天生的赚钱能力相差很大,与消费相关的市场需求稳定,龙头企业有护城河,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并且再投资需求少,企业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因此,长期来看在资本市场上更容易赚钱。

股神巴菲特也非常喜欢必选消费行业,其成名投资案例如喜诗糖果、可口可乐、亨氏食品(番茄酱)、吉列(剃须刀)等,很多都是必选消费行业的优秀公司。

近期,市场都在担忧消费、医药、科技“三剑客”的高估值。富国消费精选30拟任基金经理王园园认为,有些消费公司估值比较高,是因为它基本面的确定性比较高,行业壁垒也比较高,市场愿意给相对比较高的估值。另外,海外市场利率水平较低,也会对用模型得到的估值起到抬升作用。

事实上,高估值并没有成为消费板块持续向好的阻碍。截至10月22日,近期涨幅靠前的行业仍包含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子、汽车。今年8月以来经济复苏的动能由地产、基建等投资端向消费、进出口转变,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进一步上升至3.3%(前值0.5%)。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消费各行业景气度攀升,尤其是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可选消费行业持续增长,叠加“双11”等事件性催化剂的到来,消费的配置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