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十月科创板融资报告: 超百家企业募资近两千亿 首单并购重组"破冰"
时间:2020-10-22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0年在截至10月21日的前十个月中,科创板完成首发融资企业数量达116家,首发募资合计为1916.93亿元,在融资金额上超过了深市中小板与创业板之和。

10月21日,于当日上会受审的两家拟科创板上市企业——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奥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通过了上市委员会的审核,距离发行挂牌只差临门一脚。

自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通至今,一年多时间里,诸多高新技术企业借助科创板这一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已突破185家,合计首发融资2721.17亿元,总市值高达31.44万亿元,其中2020年在截至10月21日的前十个月中,完成首发融资企业数量达116家,首发募资合计为1916.93亿元,在融资金额上超过了深市中小板与创业板之和。

在今年前十个月中,除了科创板融资规模有所突破外,科创板首单并购重组也在此期间破冰。

2020年6月中旬,华兴源创作价10.4亿元收购欧立通,用时不到三个月便火速完成。此外,进入9月,科创板再融资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3家科创板企业提交了再融资申请。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表示:“虽然新冠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A股IPO保持活跃。科创板开局良好,总体符合预期,试点注册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同时,新证券法的推出以及创业板改革的有序推进,有助于中国企业的上市活动。”

中芯国际暂登“融资王”

2020年是IPO大年。随着注册制改革大幕打开,实体企业对A股市场的热情高涨,大量科技新股登陆科创板。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0月21日,已经完成科创板上市首次公开股票的企业已突破了116家,而同期,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41家、84家。科创板首发融资金额达到1916.93亿元,远超后两者之和(1017.1亿元)。

地域分布来看,今年已发行科创板公司主要集中在江苏、北京、上海,分别有26家、19家、17家公司,募资金额排名居前的地区分别是境外、上海、北京,年内募资金额分别为588.77亿元、304.29亿元、263.75亿元。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为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发挥了示范作用,大量科技企业由此在资本市场“扎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116家企业均来自于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募资16.53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3家,合计募资785.9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合计有21家,但募资规模明显下滑,合计募资仅169.53亿元,即平均每家企业募资金额仅8.07亿元。排名第三的医药制造业,合计有17家企业上市,募资286.33亿元。

“我们梳理的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主题来看,确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设备制造产业数目居前;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等企业非常踊跃,这符合科创板促进资本市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定位。”10月21日,华南一家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师受访指出。

泽璟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盛泽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通过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公司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时提高了公司知名度,使公司获得了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上市亦增强了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形成良性循环;知名度的提高也将为公司药品的商业化销售带来积极影响。在科创板上市给公司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助益都是显而易见的,也必将成为公司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具体来看,2020年科创板“融资王”非中芯国际莫属。6月1日,中芯国际在科创板提交IPO申请后,仅用了29天时间便获得了注册批文,刷新了科创板IPO的审核速度纪录。此次科创板上市,中芯国际首发募集资金达532.30亿元。

但尽管融资规模大,机构仍认购踊跃,其发行初始战略配售的股票数量为84281.00万股,占初始发行数量的50%。战略配售对象共29家,合计配售金额共242.61亿元。其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获配金额约35亿元,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获配金额约33亿元。网下整体申购倍数为164.78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蚂蚁集团等“巨无霸”相继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中芯国际“融资王”的地位或被取代。

7月份,蚂蚁集团正式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从8月25日蚂蚁集团首发申请获科创板受理,到9月22日提交注册,10月21日证监会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其科创板上市节奏再度刷新纪录。

根据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拟在科创板募资额为480亿元,但此前中芯国际申报时披露的募资金额为200亿元,但实际募集资金却突破532.3亿元,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蚂蚁集团的世纪募资规模有望超越中芯国际。

逾六成企业超募

事实上,对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投资者无不热情,从科创板企业上市融资的热烈程度就可以看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科创板上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