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增信贷社融依旧强劲,三季度GDP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10月14日,央行发布三季度金融数据和社会融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复苏持续,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继续保持较好势头。9月信贷社融主要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同比多增2047亿元;社会融资增量3.48万亿元,同比多增9630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为连续七个月录得双位数增长。
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撰文再次强调“不让老白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这被一些市场观点解读为中国央行释放鹰派的货币政策态度。不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来自于经济复苏持续向好和宏观政策调控回旋余地大的底气。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前三季度新增贷款的最大特点在于中长期贷款占比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多,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实体经济新增中长期贷款11.85万亿元,占当期各项新增贷款规模的比重为72.9%,其中,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高达7.25万亿元,企业获得的长期资金较多,能较好地稳定企业的信心。
实际上,货币政策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总量宽松应急模式后,目前已经回归稳健常态,这一转变已被市场所接受。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市场利率已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匹配,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从短、中、长、期看都处在合理充裕水平。下一步,货币政策将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也不搞大水漫灌,为做好“六稳”、“六保”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谈杠杆率阶段性上升:为未来保持合理水平创造条件
从结构看,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依然延续了前几个月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高增的显著特点。在当月1.9万亿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来自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就高达1.07万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需求或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服务业中长期信贷需求高涨,前三季度不含房地产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3.74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贡献了过半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规模。二是9月财政融资节奏不减,同时季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带动基建相关的中长期信贷需求。三是经济持续修复叠加相对较低的信贷利率,推动企业资本性开支需求上升。
“同时,企业部门短期新增贷款连续四个月走弱,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上升,说明当前企业部门流动性需求有限,信贷需求更多集中于中长期的资本性开支。”明明称。
实际上,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高增并非新状况,自今年3月以来,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就开始加快,9月末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达14.8%,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从投向看,企业贷款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已经连续11个月上升,9月末达到30.5%,较上年末提升15.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9月末余额增速达13.5%,比上年末提高3.4个百分点;9月末,不含房地产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则达2018年以来最高点。
不过,信贷社融的走强自然会带动包括企业部门在内的宏观杠杆率的升高。对此,阮健弘表示,前三季度信贷社融增速是合理增长,还未达到偏快增长的状态。2017年开始,我国推出了稳杠杆政策,并取得明显成效,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同时,存量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有序释放。将2017年前后宏观杠杆率变动趋势对比看,2008年—2016年宏观杠杆率年均增幅为11.4个百分点,而预计2017年到今年的年均增幅在8.1个百分点左右,也是较前期出现明显降低。今年碰到了疫情的特殊情况,宏观杠杆率的回升是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体现,因此,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的阶段性回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
“目前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率已经明显得到了提升,突出的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的稳步恢复,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阮健弘称。
货币政策以稳为主,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
“不让老白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这是易纲时隔近10个月再次撰文强调维护币值稳定。易纲近日的表态也让一些市场观点认为是在释放鹰派的货币政策取向,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有收紧的可能。对此,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最近两个月以来的货币政策是保持稳健的。事实上,9月DR007的均值为2.17%,较8月微降2个基点,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政策将以稳健为主,央行会继续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孙国峰也表示,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还是要看DR007等市场基准利率指标,近几个月来,DR007一直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在月末、季末都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说明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今年以来,央行实施三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前三季度通过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共计净投放4100亿元中期流动性,并灵活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短期流动性,维护短期流动性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