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科技进步是资本聚集的逻辑
时间:2020-10-10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一段时期以来资金有向大市值公司与科技、消费、医药主要行业板块聚集的现象,“大而优”很明显、“小而美”似乎难觅踪影了。这种现象在美国股市更甚,包括苹果在内的市值前五的科技公司占标普500市值的30%!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解读?

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原因。再把时间拉长,通过观察可以看到,自2015年以后,资本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资金向科技、消费、医药聚集的苗头,而在2019年科创板设立、2020年创业板存量改革后,这种趋势不仅继续得以延续,而且还进一步强化。如果再将一、二级市场的数据结合起来看则更明显,即自2015年以来的5年内,一级市场的资本也早就在IPO前的各阶段向这三大行业聚集了。

比如,从二级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上观察,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早在2015年信息技术板块资金净流入规模就达到了184.01亿元,此后经历了两年调整,又从2018年起逐年加速递增,今年以来的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经达到了857.74亿元。与信息技术板块相似的,还有日常消费、医疗保健。这两个板块自2015年以来资金呈现逐年净流入状态,并且均自2018年起资金加速净流入,今年以来净流入规模达到443.82亿元和411.11亿元。

从不同市值规模的资金净流入指标来看,近两年资金开始向大市值公司流入很明显,尤其是从2019年开始,大市值公司资金净流入量明显增加。比如,市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股票在2019年的资金净流入规模为1084.67亿元,是2018年的8.16倍,并且今年以来资金净入量仍然高达1221.09亿元。市值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的股票在2019年的净流入规模为146.57亿元,是2018年的4.21倍,并且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量为509.91亿元,是2019年的3.48倍。而市值规模在500亿元以下的股票,近年来资金净流入规模处于盘整,甚至有所下滑。其中,资金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小市值公司,自2018年起资金净流入规模呈逐年下滑趋势。

从一级市场数据还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自2015年起,信息技术在全年PE/VC投资发生件数的占比超50%。自2018年起,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在全年PE/VC投资发生件数的占比均在10%以上。也就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逐步成为一级市场资金青睐的行业。

再进一步观察,这些数据均集中一个指向:科技!特别是5G、芯片技术与生物医疗。也就是资本为科技与科技进步而来!

创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是能制造工具而大大提高效率,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就是科技进步。资本聚集的逻辑是在拥抱科技进步,资本拥抱科技成了主动与被动的必然选择。来看一个例子。互联网时代的“芯片”成了国之重器,一场国际贸易摩擦普及了国人对芯片的基本知识。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也恰好说明了高科技的门槛与追赶的必要。在半导体行业中,晶圆代工最先进最赚钱的公司是台积电,它的最新市值是2万亿美元,目前中芯国际的市值是5000亿元人民币。台积电主打产品是7纳米芯片,5纳米已量产,中芯国际主打产品是14纳米芯片,7纳米在还在攻关中。影响中芯国际市值的关键变量成了主打产品对营收的贡献。芯片是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产业,研发周期很长,无捷径可走,极短波长的EUV光刻机是半导体行业的命门,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其中包含先进的光学技术、材料技术、加工技术。国内在这方面科技领域的投入还主要在科技应用上,离绝对领先的技术尚有距离,为不受制于人,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中,资本持续不断向科技的聚集已成必然。

再举一例。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2018年以来中国占全球猪肉消费量已超50%,所以我们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满足需求。为了保护数量日益减少的中国地方猪种,我们也曾有冷冻精液保存、胚胎保存、生物技术保种等方面的尝试,但技术还不成熟。这也是急需补上的短板。

因此,在应用场景方面,未来人类生活更大、更广、持续不断的支出将集中在科技产品上,这是最富想象空间的领域,资本市场天然的价值发现功能迎合了这种底层逻辑。投资股票是投资股票所对应的公司的未来,有大未来的一定是代表科技进步的公司,这也就是一些科技类的公司能够享受高估值的原因。

受政策、事件、消息的影响,资金推动的逻辑不太容易捕捉。但是,资本聚集的逻辑却是十分清晰。在二级市场上,资本在向消费、医疗、科技行业聚集,在向这些行业的龙头大市值公司聚集,在一级市场上则几乎全在向科技类的公司聚集。

同时,一、二级市场间的传导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提速中无疑又可以看到到资本聚集的逻辑。A股上市公司从1000家到2000家用了3771天,从2000家到3000家用了2229天,从3000家到4000家用了1337天!截至2020年9月28日收盘,科创板公司从2019年7月到现在共上市182家,平均每月上市12.13家;试点注册制后,创业板共有35家公司上市,平均每月上市17.5家。科创板的推出以及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是对这种资本聚集逻辑的制度安排。尽管整个经济还需要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平衡、资本市场还需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的平衡,但是,资本聚集的逻辑已经十分清楚。

资本市场迎合这种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