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信用债违约数降三成 发行人"花式"展期需警惕
时间:2020-09-30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据统计,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已发生实质违约的债券发行人主体共计38家,涉及违约债券数量103只,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30%和27%。债券违约的整体情况较2019年已有明显改善。

另据兴业证券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20日),信用债违约主体的“集中度”也在上升:今年仅新增违约主体15家,而2019年同期新增的违约主体达29家。且今年以来新增违约主体的债券违约规模仅占市场总违约规模的三成,对市场的冲击效应有限。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今年以来,违约现象对信用市场的整体冲击在边际减弱,信用债违约冲击主要体现在个体层面。

兴业证券固收分析师黄伟平分析了债券违约的多种原因,除行业景气下行、公司盈利下滑、债务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外部融资、股权质押风险等导致信用债违约外,公司治理(如控股权之争、大股东掏空企业、管理层决策激进、对外违规担保等)引发的信用债违约更加频发,还有因财务造假等造成的违约事件。

而在出现实质性违约前,发行人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避免触发违约。如9月28日,某集团公告,9月27日召开的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了债券利息递延至明年4月28日支付的议案,且递延期间不另计利息。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提醒,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债务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的边际变化,同时需留意企业财务造假的可能,提高对信用风险的甄别能力。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