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导:军用钛合金业务爆发 高温合金志在长远
时间:2020-09-28 00:00:00来自:国海证券字号:T  T

公司起步于国际核聚变项目用超导线材业务,逐步衍生出钛合金、超导线材和高温合金3大业务。公司是国内军用钛材的双寡头之一,是四代机等重点机型的棒材独家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生产企业,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目前,钛合金业务贡献了公司95%以上的利润来源。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42.43%,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54.65%;其中2季度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88.38%,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98.73%。

新一代军机“含钛量+产量”提升,原材料海绵钛降价,驱动公司钛合金业务利润增长。公司的钛合金业务主要面对军用市场,和宝钛股份合计占有八成以上的军用钛合金市场。随着下游新一代战机、运输机、军用航空发动机快速放量,以及单架飞机含钛量的提升,钛合金订单自2020年起大幅度增长(中报数据);钛合金主要原材料海绵钛价格自2020年2季度下行,9月下旬已经跌到57.5元/公斤,和1季度高位相比下降了近30%,而钛合金价格相对稳定,有利公司利润规模扩大。

远期重点发力高温合金赛道。高温合金是我国突出的短板关键材料,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用高端高温合金严重依赖进口,并且主要进口于美国等,未来国家在内循环经济为主体的大背景下,国产化替代将成为大趋势。我国虽具备高品质高温合金的生产能力,但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成品率方面,与美国、俄罗斯等国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公司于2019年7月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8亿元,其中5.08亿元用于建设产能2500吨发动机用镍基高温合金棒材和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生产线,其中镍基高温合金棒材1,900吨,粉末高温金母合金600吨。产能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具备5000吨高温合金产能。

国有企业,激励制度良好。实际控制人为发起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财政厅100%控股。),持股22.67%,而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通过西安天汇科技持股6.97%,良好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公司中长期技术进步和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军用钛合金领域的双寡头之一,技术优势显著,远期还有超导线材、高温合金等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81、1.28和1.71元/股,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7.30、42.47和31.66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用订单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新型战机、发动机等型号验证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海绵钛价格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