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基金抱团股出现一定调整,引发市场热议。基金抱团现象由来已久,其产生的深层次背景如何,现在的基金抱团程度在历史上又处于何种位置,未来将如何演变?证券时报·数据宝从近年来的基金持仓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基金抱团股市盈率越来越高
金融股配置创新低
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抱团百强股占其持仓总市值比例达到52.04%,处于近15年来较低的位置。不过,基金抱团大消费板块,处于历史高位,医药生物及食品饮料两大行业持仓占比创历史纪录。
基金抱团背后,与宏观经济、A股市场结构性变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随着近期部分基金抱团股出现一定调整,有观点认为,基金抱团股正在趋向瓦解,未来趋势会朝着这个方向演变吗?
大消费抱团现象
愈演愈烈
按照招商证券的定义,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抱团”是所有参与者不断加仓某个板块,到后来集中持有某一个板块,不轻易进行调仓换仓。
招商证券认为,2006年以后,大概出现了四次非常著名的“抱团”现象,分别是:2007年~2009年抱团金融地产行业、2010年~2012年抱团消费行业、2013年~2015年抱团信息科技行业,以及2016年以来抱团消费行业。
基金持仓市值居前股,可以认为是基金抱团较为集中的个股。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基金持仓市值百强的持仓变化(以下简称基金抱团百强股),反映了基金抱团的趋势变化。
整体上来看,本轮基金抱团程度在历史上处于相对低的位置。数据宝统计显示,2006年以来,基金持仓市值前百强占总仓位比例一度超过80%。这一数据表明,2006年可选择标的更少,且优质标的相对也更少。今年半年报,基金抱团百强股占其总仓位比例为52.04%,处于近15年来相对低位。
基金抱团百强股占总仓位比较低,意味着基金整体持仓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基金抱团百强股中,市值前三的行业(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占比超过40%,创2006年来新高,凸显基金仓位相对较集中。
大消费板块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两大行业持仓占比逼近28%,较去年底提升6个多百分点,且高于2013年的23.1%,创出新高。
同时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两大消费板块,基金持仓占比持续多年处于基金抱团百强股行业前三,从数据上佐证了基金抱团大消费愈演愈烈这一趋势。
抱团股市盈率越来越高
除了大消费板块外,近年来电子行业也成为基金重仓的常客,过去4年中,该行业有3年位居基金抱团百强股行业市值第二,今年半年报也维持在这一位置。这一数据说明,基金除了抱团大消费板块,电子行业也可称得上是抱团股集中营。
伴随着本轮消费科技牛,基金抱团百强股的市盈率也水涨船高。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基金抱团百强股滚动市盈率中位数达到52.41倍,创出历史新高。2019年底,这一数据为27.35倍。百强股市盈率中位数最低的时间点为2011年,市盈率16.9倍。
金融股配置创新低
作为A股市场第一权重,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股正逐渐退出基金重仓股幕后。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今年半年报,基金抱团百强股中,金融股(包括银行和非银金融)持仓市值占百强总市值的比例仅为11.69%,创出近15年来新低。在2014年,这一比例达到49.29%。
2013年报为近年来基金配置金融股的次低点,占比为14.78%;2014年,基金配置金融股即达到高点,且金融股2014年普遍股价飙升。此次,银行股的估值修复会否再度重演,且拭目以待。
综上所述,本轮基金抱团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相比历史顶部而言,目前基金抱团程度并不严重,但消费板块抱团程度处于历史高位;二是抱团股票市盈率越来越高,可能对市场产生局部不良反应;三是金融股配置创新低,或带动估值修复。
美股基金抱团现象更显著
龙头股强者恒强
经济长期L型走势
出现上述趋势与宏观经济、A股市场结构性变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般情况来说,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晴雨表。基金抱团这一现象的产生,也脱离不了整个宏观经济。权威人士曾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是L型走势。而且“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任泽平曾判断,经济L型,同时,受产能出清、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持续影响,金融、周期、消费和成长性行业都在步入强者恒强、新5%比旧8%好的新周期时代。
经济L型下,龙头股强者恒强,基金配置龙头趋向明显,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从投资型转向消费型的大背景下,大消费板块的确定性,也让机构资金趋之若鹜。与此同时,新经济时代下,旧经济占比下滑将成为一种趋势,金融股配置下降、电子科技行业配置上升,正是经济转型的体现。
龙头股利润占比
创4年来新高
基金抱团本质上依然是对优质资产的集体投票。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净利百强股合计实现净利润超2.9万亿元,占整个A股利润近76%。这个数据意味着,100只个股占据了全市场近八成的利润,而剩下97%的个股,仅取得不到三成利润。
龙头股正攫取市场越来越高的利润。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净利百强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