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小”指市值100-200亿附近的绩优股。当前“小”市值股微观结构相对合理,估值、盈利修复节奏与弹性均占优,初具基础但仍需静待风险偏好风来。
摘要:
重视“小”市值——量多绩优,易拉开投资差距。我们所说的“小”市值股票是指市值在100-200亿附近、具备盈利支撑的绩优股,其投资价值不容忽视。数量上,全A有607支股票分布于100-200亿市值区间,占比15.18%,接近>200亿市值的股票数量,其中上游周期及成长风格占比更高;质量上,“小”市值不乏绩优股。2020Q2“小”市值股票ROE(TTM)为7.80%,已接近全A7.89%的整体水平,较过去五年平均扣非ROE2.41%的差异进步明显;投资收益上,“小”市值逐步成为拉开差距的关键。今年以来,与我们“小”市值定义相似度较高的中证500,市场表现逐步向宽基指数靠拢。
北上交易拥挤的大市值估值难承其重,“小”市值具备性价比优势。
我们独家的外资偏好组合估值显示外资重仓股估值已达沪港通开通以来新高,并于4月后快速拉大与非重仓股的估值差异。结合当前外资的边际定价能力,我们将外资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10%以上的公司姑且认定为“大盘蓝筹组合”,其中估值超过1倍标准差的个股归为“估值贵”组合,估值低于1倍标准差的个股归为“估值便宜”组合。我们发现9月以来“大盘蓝筹组合”收益率大幅回撤(-4.64%),“估值贵”的组合下滑更快(-6.94%)。尽管整体盈利能力上,“小”市值无法与大市值媲美,但当前“小”市值具备性价比优势。除适用性相对较差双创板块及成长股外,几乎所有口径的100-200亿市值股票均位于PB-ROE的右下侧区间(绩优且便宜)。
2020Q2“小”市值盈利修复可观,未来有望持续改善。2020Q2中小市值股盈利修复更明显,其中100-200亿市值尤为突出。2020Q2全A100-200亿市值股营业收入及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78%和7.28%,显著高于>200亿和<100亿市值股,且修复弹性更大。通过比较中证100、中证200、中证500及中证1000成分股的盈利增速和ROE,我们发现中小市值指数成分股Q2盈利增速更高,且ROE相对权重指数劣势收窄。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继续上行,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逐见成效,“小”市值有望持续改善。
“小”市值行情还需风险偏好抬升。9月15日为华为被美国“断供”及TikTok达成协议的期限,直到11月3日总统选举投票前,外部风险将削弱A股风险偏好。历史经验表明,风险偏好削弱时,“小”市值股的市场表现承压明显。当前市场已逐步接受大选前中美摩擦的常态,只要不触及“第一阶段协议”的底线,该方面风险评价有所下降。“小”市值股性价比、盈利修复节奏与弹性均占优,还需风险偏好抬升开启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