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中小创延续回暖,疫情趋缓后二季度大幅反弹2020年上半年中小创业绩整体延续2019年的回暖趋势。中小板2020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72.99亿元,同比增长9.06%;创业板实现归母净利润(剔除温氏股份、千山退,下同)681.10亿元,同比增长8.53%。其中,2020Q2中小板与创业板业绩均率先于主板(主板非金融企业2020Q2业绩增速为-9.7%)实现反弹,增速由负转正,且归母净利润均刷新了近三年以来的单季度新高。中小板2020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08亿元,同比增长27.70%;而创业板则表现更优,2020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6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3%。分市值规模来看,中小创板块中大市值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并且在二季度疫情趋缓后,业绩反弹力度更大。500亿元以上市值规模的公司有53.00%在二季度的业绩增速达到了50%以上。
创业板反弹力度呈现两极分化,中小板亏损公司增加拖累整体业绩2020H1创业板盈利持续向头部集中,前十大公司盈利占比增长至27.53%(2019年为19.47%),并且在疫情之下出现了如英科医疗、华大基因等新晋公司。此外,二季度创业板反弹力度呈现两极分化,业绩同比增速达到100%以上的公司有180家(占比22.17%),而增速为-100%以下的公司也有106家(占比13.1%)。中小板方面,2020H1前十大盈利公司占比提升至24.98%(2019年为23.59%)。同时,中小板亏损金额随亏损公司数量的增加而大幅增长,合计亏损金额达到198.97亿元,较2019年的102.45亿元大幅增长94.21%,从而拖累板块整体业绩。
2020上半年农林牧渔增速领跑,复产复工带动计算机等行业业绩修复行业角度来看,2020年上半年农林牧渔(剔除温氏股份)、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净利润规模大的同时增速较快。从净利润规模来看,医药生物、电子、农林牧渔、化工、银行位居前五,合计实现净利润1220.94亿元,占中小创整体业绩的50.61%。2020Q2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缓和,各行业复产复工有序开展,其中此前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计算机、建筑装饰等行业业绩大幅改善。同时,非银金融行业受益于二季度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以及定增、IPO等直接融资规模提升,驱动券商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改善。
短期内并购市场热度有所回落,中小创定增融资渠道边际向好受疫情因素影响,上半年中小创整体并购重组热度有所回落。中小板、创业板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数量分别为9家和5家;分别涉及金额488.62亿元、96.60亿元。此外,医药生物行业并购热度显著升温,与机械设备、化工行业并购数量共同位居前列。定增市场方面,新政落地之后上市公司融资需求集中爆发。截至8月31日,新政之后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新发预案分别达到169例(+156.06%)和235例(+327.27%),分别涉及融资规模2187.96亿元(+228.17%)和2080.48亿元(+734.13%)。随着近期过会及批文速度的不断提升,中小创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定增融资渠道的放开,进一步提升其内生增长动能。
风险提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散、并购重组及再融资政策变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