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规则改革及大陆资金南下逐步使得港股市场生态发生根本变化在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港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局”,港股市场生态也在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1)更加包容的上市规则正在改变港股市场结构。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后,新经济公司上市逐年增多,2020年占到整体融资规模的79%。目前新经济板块在香港中资股中占比近60%,已高于A股。
(2)变化的市场结构正在增强港股在全球吸引力,港股逐步成为投资中国新经济的桥头堡。港股市场逐步汇聚中国新经济优质龙头公司,对来自全球包括大陆的投资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阿里在港二次上市后,~14%股份已转换到香港交易,其在香港部分的成交规模已经相当于美国部分的16%。
(3)大陆资金南下助力港股生态改变。南下资金累计流入达1.3万亿人民币,目前平均成交占比18%、持股占比3.79%,成为港股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南下资金更偏好新经济且可能领先海外资金。
(4)港股流动性状况正在逐步改善。成交不断活跃,特别是2018年后再上台阶,日均成交额从此前800亿港币左右上升到1000亿港币以上,近期稳定在1400亿港币左右。
(5)A股与港股定价体系更加一体化。除少数“核心”公司外,随着南下资金增多和两地投资者结构趋同,机构热衷持股的优质龙头公司在A股和港股估值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6)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能得到加强。港股市场的这些变化得益于香港市场自身的制度改革和大陆持续对外开放。近年港股上市规则修改变得更为包容;沪深港通陆续开通为港股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近期恒生系列指数编制变得更具包容性、恒生科技指数启动,等等都助力这些改变。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继续推进结构转型、新经济仍将快速成长;“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大陆进一步推动金融与资本市场开放;香港将继续受益于大陆新经济的发展及金融与资本市场开放,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双循环”格局下的香港市场,关注四大趋势
中国提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地位可能会更加突出。以下几大趋势值得关注:1)香港逐步成全球离岸人民币资产理财中心。中概股回归和更多优质中国公司赴港上市将加强其作为离岸中国资产和人民币理财中心地位。2)香港成为中国新经济公司国际融资及投资的桥头堡。随着中国新经济的进一步成长,我们预计未来有更多公司特别是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目前港交所每年生物科技融资仅相当于纳斯达克的1/3,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港股也将受益于大陆居民资产更多配往金融资产的趋势,有望成为大陆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类别。截至二季度中报,国内权益、混合及QDII公募基金持有港股资产占比仅为4%,我们认为未来大陆资金持有港股资产比例仍将继续提升。4)重申未来3-5年平均每年流入港股的大陆资金可能达到2000~4000亿港币的判断。目前国内直接投资港股基金的规模仅近占股票、混合和QDII基金规模的2.68%,而南下资金持股占港股市值比例仍不到4%。相关交易所、资产管理人及龙头券商将从港股的大变化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