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报数据显示,诺安成长混合的持有人户数达到近115万,有92.64%的份额均为个人投资者持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互联网销售渠道的个人投资者。
“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看到这个问题,你可能想的是毒品、赌博,但在知乎上,这个有27.8万关注度的问题下面却出现了另一种回答。
“诺安成长混合”“银河创新成长”……不少用户这样回答。
在几年前,可能都想不到有一天某只公募基金会引发这么大的市场关注度,甚至诺安成长混合还几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让人在感叹今年公募基金火爆的出圈程度之时,又多了点魔幻意味。
诺安成长混合是去年业绩排名在全市场第9位的主动权益基金,该基金2019年全年回报达到95.44%。
而近期诺安基金之所以频上热搜成为网红,这与投资人在市场火热之时买入爆款后却突遇市场变化遭遇基金亏损、“过山车”般的投资体验不无关系。仅靠这一只基金,连带着并不火爆的公募行业也频被关注。
事件背后一方面是投资者教育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还有公募基金爆款热潮之下的“冷思考”。
在年轻群体逐渐成为市场投资主力后,如何正确认识基金投资,公募行业的责任边界又在哪里?
频繁上热搜的诺安成长
12个交易日里有11个交易日在下跌,9月2日,诺安成长混合又登上了微博热搜。
9月2日,诺安成长混合净值下跌2.13%。近一个月,这只基金的跌幅近15%。
事实上,诺安成长混合今年以来截至7月14日的回报达到80.45%,业绩亦排在市场前列。
但在7月14日净值创下新高后则出现了大幅下滑,7月15日至9月2日,诺安成长混合收益下跌了24.3%。
这个收益跌幅排在同时段全市场基金的首位,排在第二的则是同样由蔡嵩松管理的诺安和鑫。
诺安和鑫在这个区间收益下跌了23.9%。
从热搜上网友的反馈来看,大部分投资者均在近乎高点时买入了诺安成长混合基金,转眼市场调整基金收益下跌,投资者也持续亏损。
二季报数据显示,诺安成长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为圣邦股份、北方华创、卓胜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沪硅产业、三安光电、长电科技、中微公司以及闻泰科技,基本集中在半导体芯片个股。
不仅仅是行业集中,诺安成长混合对单一个股的持仓亦十分集中。
二季度诺安成长混合持有圣邦股份的基金资产净值占比达到12.64%;第二大重仓股北方华创的仓位比例也达到9.71%,整体上,诺安成长混合前十大重仓股的合计占比超过80%。
持股集中带来的问题就是,在市场调整、板块轮动的行情下,基金净值如“过山车”大起大落。
从二季报展望来看,基金经理蔡嵩松这种极致的风格仍未动摇。
在其看来,医药消费等疫情受益行业都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下半年看好科技成长修复性行情,且后续同样会维持高仓位。
“这类比较激进风格的基金经理并不是不好,只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没有把投资基金看成一个长期投资行为,也不了解每个基金经理的风格不同,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因此带来的投资体验肯定也是不好的,有点像坐过山车。”华南一家公募基金市场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随着诺安成长混合基金业绩一路走高,规模的增长亦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诺安成长混合的规模达到161亿元,相较年初的基金规模增长了近100亿元。
二季报数据显示,诺安成长混合的持有人户数达到近115万,有92.64%的份额均为个人投资者持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互联网销售渠道的个人投资者。
投资者教育的尴尬
诺安成长混合被投资者疯狂追捧,只是今年公募基金权益市场火爆的一个缩影。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为17.69万亿元。这是公募基金规模在今年4月末达到历史最高点17.78万亿元,5月末、6月末略有回调之后,7月又一次出现上涨。
首募规模超过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更是频繁出现,叠加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刺激,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但市场总有波动,不少新手投资者一旦遭遇基金下跌,就会出现类似诺安成长混合这样的事件。
“网络时代,很多投资者在各种平台讨论基金产品,我们也有基金经理在一段时间下跌的时候被骂,但转眼净值涨上来投资者又开始夸。”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投资者没有把投资基金当做一个长期投资行为。”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会把基金近三月、近半年、近一年的业绩排名来陈列产品,因此很多一段时间内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就会吸引投资者追逐。
“类似诺安基金这种事情很难讲是投资者的问题还是基金公司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提高全民金融素养,引导居民财富之锚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上的必经阶段吧。”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
实际上,身边很多案例都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所受到的投资者教育严重不足,金融素养还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