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宣布司法重整: 昔日"民营汽车第一股"面临退市
时间:2020-08-2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目前看来,边缘汽车企业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8月23日,力帆股份(601777.SH)一纸“关于参股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的司法重整的公告,将昔日“民营汽车企业第一股”再度拉回公众视野。

早在2010年11月25日,上证主板市场迎来IPO首家民营汽车股票——力帆股份。与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吉利、比亚迪、长城相比,力帆既不是最早生产轿车,也不是产能规模最大,更不是名气最响亮,但却是主板市场上IPO的首家民营汽车股票。

但与2010年年末高调登陆A股市场不同,在破产传言中风雨飘摇苦苦支撑了两年多之后,此刻的力帆股份正面临退市、破产的风险。

23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实业)收到参股公司力帆财务通知,力帆财务于2020年8月21日收到法院送达编号为“(2020)渝05破申464号”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受理了债权人对力帆财务的重整申请,并指定力帆系企业清算组为管理人。

与此同时,力帆股份旗下包括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摩托车发动机等在内的10家全资子公司,以及参股的力帆财务也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

“上述重整获受理将可能对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等产生影响。其中,如果力帆财务重整失败并被转入破产清算,公司将失去力帆财务长期以来提供的金融服务,对各项业务的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指出。

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9年4月修订)》的相关规定,力帆股份股票已于8月24日起停牌一个交易日,在8月25日恢复交易时,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这也意味着,一旦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全球汽车市场变革的大背景下,力帆能否翻身,依然是个未知数。

债台高筑,积重难返

事实上,早在8月6日,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力帆实业就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并在8月11日获法院裁定受理。

8月21日,重庆破产法庭宣布裁定受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22家力帆系企业的破产重整申请。

而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查明,力帆股份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额负债面前,力帆股份的财务危机由来已久。

截至今年一季度结束,力帆集团总资产182.93亿元,总负债157.19亿元,净资产25.75亿,资产负债率高达85.93%。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仅5.64亿元,同比下滑74.88%,归母净利润亏损1.97亿元,同比下滑1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亿元。

此外,根据力帆股份在8月23日发布的公告,目前公司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合计2.98亿元。

在此之前,力帆股份就曾多次因债务逾期问题成为被告并败诉。对于已经无法正常偿还的多笔债务,力帆股份曾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负债较高、乘用车业务下降较大、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被冻结、涉及诉讼(仲裁)较多、控股股东流动性短缺、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等经营方面的风险,且上述风险尚未形成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司法重整是对具有经营能力的债务人,进行生产经营上的整顿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理,以期摆脱财务困境,重获经营能力的特殊法律程序。对比直接破产清算,破产重整能够更大力度、更广层面保护债权人、股东及其他相关权益人的权利,破产重整状态下的债权清偿率通常高于破产清算。”8月24日,有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上述人士看来,力帆股份目前的问题是持续亏损、负债较高、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被冻结,难以清偿债务。但是,力帆股份的摩托车业务的基础实力依然强大,且具有上市公司的外壳,应当认为具有一定的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

作为昔日的“国产摩托车大王”,力帆股份曾在2019年年报中指出,力帆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摩托车产业回归为公司的主业,以推行国四标准为契机,通过封闭运行,扩大摩托车、通机的产销量,增强公司的造血功能。

造车失利,危局待解

面对资金链紧张和产品销量大幅下滑的经营困局,力帆股份也曾公开承认,目前公司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面临停滞,乘用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滑显著,国内市场基本丧失。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