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深圳上市企业要超过600家" --专访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陈小林
时间:2020-08-20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中小企业聚集地之一,深圳无论是在中小企业的“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华为、腾讯、大疆等国际知名企业从创业最初的小小种子,在适合生长的土壤破土而出,在充足的阳光雨露下成长壮大。也正是这一批批中小企业不断地蓬勃生长,成就了深圳。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深圳经济均保持着相当活力。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市中小企业数量达215.2万家,较2004年底的17万家增加了198.2万家,16年间增长11.6倍。从上市公司角度看,深圳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2020年1-6月,深圳市新登记商事主体不减反增,总数量累计达23.7万户,逆势同比增长1.3%。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以来,为什么深圳的中小企业能长期保持活力?和全国其他地区对比有哪些特征?深圳成长出400多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哪些力量在助推?创业板注册制全面落地,哪些措施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向资本市场?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周一近日专访了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陈小林,从这位拥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专家型官员身上,找到一些答案。

创业密度居全国之首

中小企业迸发无穷活力

周一:请您介绍下深圳中小企业的总体情况,呈现出哪些特征?

陈小林:近年来,深圳中小企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19年底,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203.4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6%。

深圳中小企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创业密度高。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约251.6户,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第二,创新能力强。2019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00多家,总量超过1.7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0%。全市60%多的“中国驰名商标”、70%多的“中国名牌产品”、80%多的创新载体、90%多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均来自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特征明显。

第三,领军企业多。深圳中小企业涌现出众多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如微芯生物、有方科技、杰普特等上市公司,还有云天励飞、优必选、奥比中光等一批拟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竞争优势强,发展潜力大,是细分行业的领跑者。

第四,成长质量高。2019年中小企业创造的GDP约为1.3万亿元,占全市GDP的49%。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2019年新登记企业中80%以上属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企业也有向先进制造产业总部、研发等高端环节集聚发展的趋势。

周一:这些中小企业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吗?大概占比多少?

陈小林:在全市204万家企业当中,有99.6%是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当中有90%是属于民营企业,只有10%的企业是来源于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周一:在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小林:主要分四个方面推进,第一,加强创新企业队伍建设,建立了3个企业库。包括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和“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制定《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实施办法》,其中2019年入库企业4000家,计划3年完成入库1万家企业的目标。引导小型微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资助34家小微企业合计1940万元用于提高“专精特新”水平。组织开展小升规专题政策宣讲和专题培训,建立工作台账,主动跟踪服务。

第二,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认定。在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认定推荐工作方面,目前深圳市有14家国家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4家。

第三,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了首届“创客中国”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创业大赛,6个项目入选全国200强,8家企业入选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第四,加大对中小企业家创新培育,利用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高校实施民营及中小企业家培育工程,2007年以来累计5700多名企业家参加培训学习。加强产业紧缺人才培训,联合社会知名培训机构结合不同时期中小企业的需求,年均开展200期以上培训班,累计为23万多家企业中高层人才提供培训,惠及5万多家企业。

上下联动打造上市

全流程软服务体系

周一:深圳市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中小企业服务局有哪些具体的落地措施,这些措施跟其他地方比有哪些特点?

陈小林:上市培育工作是深圳打造了15年的全国性品牌,从2004年深圳中小板开板的时候,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设立一个专门的上市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来推动中小企业上市,其中下设的上市办,就设在当时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此后,开始逐步打造了上市工作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按照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五个一批”)的工作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和梯度培育。

在2007年深圳就提出“一个口”服务企业,让企业只跑一个部门。在每个政府部门都有一个局级领导专门担任上市培育领导小组成员,每一个政府部门都有一个处级干部专门担任上市工作的协调员,各个区也有同样的部门专门服务上市工作,形成了一套稳定的上下联动、市区联动的上市协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