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上半年业绩放榜 前十券商占据半壁江山 注册制助推投行收入暴增
时间:2020-08-2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导读:投行业务方面,除了中泰证券出现负增长之外,其余券商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国金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出现了业绩暴增,这样的增速在其他单项业务中并不多见。

券业上半年成绩单放榜。

近日,中证协向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对133家证券公司未经审计经营数据进行了统计排名,共计25项指标,清楚地呈现了各券商的业务强项。

从数据来看,头部券商仍旧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比如中信证券就包揽多项分项冠军。重要分项目排名来看,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稳坐第一,申万宏源、中信建投证券增速亮眼,跃居行业第二、第三名;投行收入方面,中信建投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与此同时,国金证券、浙商证券业绩暴增约200%以上;证券投资收入方面,上半年证券投资收益超过20亿元的券商多达11家,而上年同期为8家。

前十券商占据半壁江山

据中证协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末,134家券商总资产为8.03万亿元。截至去年上半年末,131家券商总资产为7.10万亿元。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依然位居前三,其中中信证券以7258.4亿元位居行业第一,较去年末增幅16.79%,主要是受并表中信证券华南资产影响;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总资产分别为4208.6亿元和4177.78亿元,较去年末均稍有缩水。

业绩指标方面,134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34.04亿元,实现净利润831.47亿元,124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去年同期,131家券商实现营收1789.41亿元,实现净利666.62亿元,其中119家盈利。

由此可见,整个券商市场的业务规模正在快速扩张,总体营收规模增速约为20%,净利润增速约为25%。

其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广发证券、申万宏源上半年营收位居行业前五位。中信证券营收146.4亿元,同比增长35.54%,是全行业唯一一家上半年营收破百亿的券商;排名前20位券商中,中信建投证券营收同比增幅最高。排名前10位券商中,只有国泰君安同比负增长,其余券商均增幅较大。

与此同时,头部券商盈利情况出现洗牌。中信证券以61.8亿元继续位居榜首,申万宏源和中信建投净利润均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80%,分别跃居行业第2、第3名,华泰证券上半年净利润排名则从第4名降至第8名。

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头部券商的集聚效应在增强。排名前10位的券商净利润均超过30亿元,合计净利润约为415.49亿元,占行业净利润的比例为49.97%,占据半壁江山,而去年同期,排名前10券商净利润占行业的比例为47.45%。

此外,上半年也有数家券商出现亏损,多为合资券商,其中摩根大通(中国)亏损9362万元,汇丰前海证券亏损6752万元,摩根士丹利华鑫亏损5603万元。

投行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在去年同期第一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第一,上半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4.36%。

在投行业务净收入排名前20位的券商中,国金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出现业绩暴增,分别增长199.01%、150.41%、217.04%。

在A股市场行情不断之际,投资收益在券商收入中占比也在不断提升。排名显示,中信证券当期实现证券收益75.35亿元,较第二名的中信建投多出约35亿元,但中信建投以174.15%的增速正奋起直追。今年上半年证券投资收益超过20亿元的券商多达11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25项指标排名,相较去年同期新增了2项指标。新增的指标是: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以及代销产品净收入,国泰君安以33亿元经纪业务收入占据第一,中信证券以5.87亿元的代销净收入占据第一。

注册制推行增厚投行业绩

在众多业绩指标中,值得关注的是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的变化。今年上半年,科创板IPO审核提速、创业板注册制推行、新三板精选层推出等一系列政策,无不利好券商投行业务。

这从投行业务排名前20位的券商业绩增长情况便可见一斑。除了中泰证券出现负增长之外,其余券商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国金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出现了业绩暴增,这样的增速在其他单项业务中并不多见。

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120家公司完成新股发行,募资总额为1392.74亿元,总发行费用约86.77亿元,

从中介机构来看,其中,光大证券占据11席,中信建投11席,国金证券7席,广发证券8席,招商证券6席,民生证券6席,兴业证券5席,中信证券5席,浙商证券3席。

其中,国金证券的数据颇为亮眼,仅这7家IPO公司贡献的承销和保荐费用就接近4亿元,超过其上半年7.4亿元投行业务收入的一半,其中3个来自科创板项目。兴业证券保荐的5家IPO公司(其中1个为科创板项目)贡献的发行费用约为2.4亿元,同样对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创业板注册制开闸,将再次对券商营业收入起到较为明显的增厚作用。

“上市条件降低且多元化使得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大量增加,注册制的推行也使得审核流程节奏明确,加快了标的扩容,而且发行市盈率的放开也将提高IPO的融资规模。”一位上海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