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资产总经理于春玲: 酒香也怕巷子深 推动保险资管产品"出圈"
时间:2020-08-1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一方面,价值优先,结合自身配置需求“不停工”,挖掘只受到“皮外伤”的核心资产;另一方面,留足安全边际,在资产配置策略、风险管理层面更加精细化。

“疫情,无论远近,总会过去;经济,危中有机,不破不立;投资,底层逻辑,从容布局。”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春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道出了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感悟。

由多机构、多行业交织而成的资管生态圈正在形成,面对竞合格局,既要增强内力,也要加强合作。“资产管理行业整体是一块‘七巧板’,缺一不可。各类机构加强合作,才能使‘七巧板’发挥出更多元化、市场化的业务生态。”于春玲表示。

固定收益重压舱,权益资产重弹性

《21世纪》:后疫情时代,对资产配置策略有何考虑?

于春玲:疫情冲击给经济按下暂停键,而不是停止键。随着各国重视程度的升级,以及联防联控减灾措施的出台,还是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

长期以来,中再资产的配置策略可以总结为四句话:一是“稳”字当头,坚持保险资金一贯的稳健、审慎理念;二是均衡配置,多元组合,攻守兼备,从容进退;三是多看少动,调整有度,对大势不悲观,对波动不盲从;四是防守升级,全面风控,化被动为主动,管理风险而非回避风险。

在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盈利能力面对阶段性承压,资产负债表阶段性受损,都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修复。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阶段性的事件冲击不会影响我们的价值投资理念,但在经济承压和修复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误伤”,也更需要留足安全边际。

在疫情的暂停键下,我们有机会放慢脚步,对过去几十年来“赶超经济”模式回顾思考,这有利于我们守正出新。在险资长期投资布局上,关键是找到符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长期趋势的领域。如果以长期视角来看,中国经济的动能仍在,在要素市场化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人口红利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产能升级也有望向更高层次迈进。那么从未来看当前,经济和市场都在底部蕴含机遇。

一方面,价值优先,结合自身配置需求“不停工”,挖掘只受到“皮外伤”的核心资产;另一方面,留足安全边际,在资产配置策略、风险管理层面更加精细化。

《21世纪》:如何看待最近股市和债市的表现?

于春玲:近期股债“跷跷板”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跷跷板”本身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体现了投资者对于当前大类资产价值的判断。

随着全球由疫情防控转向复产复工,对于经济恢复的预期在好转,加之全球货币政策对利率中枢的压降,多重因素使得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上升,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下降。

同时,也要注意到“跷跷板”意味着价值在轮动,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对权益资产情绪的过快升温,使得短期风险积聚时,风险和收益的重新配比会将“跷跷板”压回到平衡位置。因此,对于股债的性价比要始终以动态眼光、综合经济运行景气度、企业盈利等因素综合看待。

如果将视线再进一步拉长,谈到股权和债权的配置性价比,实际核心仍然是对资产收益和风险两把“标尺”有没有充分理解。资产管理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目标是要获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从收益风险定价的角度看,债权类资产吸引力在下降,这其中有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之后,对风险重新定价、风险溢价在上升的因素。

长期以来固定收益市场存在刚性兑付的信仰,利率债和信用债的走势一致,同涨同跌,市场参与者只关注收益而不关注风险。资管新规之后,高低评级之间的结构差异扩大,在信用风险高发的新形势下,通过下沉信用换取收益空间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家感受到债权类资产吸引力下降,实际上是风险的“标尺”在上升,需要大家跟上节奏、适应节奏,这也是要增强主动风险管理能力的初衷。

而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权益资产,它的定价体系相比债权资产充分。经济转型在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在深化,权益投资能够更好地分享转型成长成果。加之最近上证综指的编制规则进行了优化,股票市场长期“优胜劣汰”的信号是在增强的。同时,权益资产也并不意味着整体性价比更高,“二八效应”也在内部体现,绩优股的抗风险能力持续强劲,也体现出市场对于权益资产的风险定价正在发挥作用。

对于保险资管而言,一方面,从资产配置原则上,固定收益重“压舱”,权益资产重“弹性”。从收益和风险角度看,保险资金负债联动的特性决定了风险偏好有限,所以国内外主流保险资管都始终将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压舱石”;另外,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权益资产对业绩弹性的贡献能力。另一方面,从环境新变化上,要动态来看机构在股债之间的新趋势。当前全球处于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通道中,负债成本的制约、金融产品到期再配置压力的上升等,都要求机构结合自身的资金运用特点来动态决策。

风险管理不是“刻舟求剑”

《21世纪》:如何看待最近频发的信用风险?

于春玲:一是从资产管理本质看风险偏好。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要获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可以说,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平衡体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