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策略观点
上周五市场大跌之后,本周市场放量反弹,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数周度跌幅分别为+3.54%、+4.20%、+6.38%。从结构上看,医药、电子、农业板块涨势强劲、涨幅超6%;银行板块受多重负面因素影响,仅小幅+0.22%微弱收涨。结构上,短期建议继续关注有色板块。有色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端改善、疫情蔓延带来的供给收紧、供需收紧带来的价格边际上涨、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逆周期调节政策。
6月底至7月中,市场快速上涨、低估值银行地产等修复一轮之后,市场相对迷茫,等待政治局会议定调。本周政治局会议确定了下半年货币政策基调,即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精准”,将从“大水漫灌”切换为“精准滴灌”,同时货币政策力度也存在边际收紧趋势。但投资者无需因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而过度担忧,一方面,当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以及新冠疫情易反复的特点使得政策不会快速、坚定退出,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也反映出国内经济正稳步恢复。货币政策定调缓解了之前市场某些担忧货币政策迅速收紧的负面担忧。
短期大跌是加仓时间窗口正常:上周五大跌的原因是中美摩擦导致的外部扰动因素,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还是前期部分个股涨幅较大估值较高,本来就有调整的需要,外部事件成为了一个情绪宣泄出口。19年中美贸易战至今,市场对中美关系为主的外部事件敏感度在不断钝化;即便选举因素作用下,短期中美关系冲突升级,意味着此前市场担忧的流动性收紧概率进一步降低。
调整持续时间:时间上,市场需要时间重新寻找上涨的主线。如果后续上涨的主线是周期和金融,则需要验证经济复苏的力度,目前经济逐步进入季节性淡季,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边际上的担心也有所抬头,如果这个主线发力的话,可能要等经济进入旺季,9-10月可能会有再次中枢抬升。如果后续上涨的主线是消费和科技,则需要等待解禁担心和中报的数据落地,重新开启上涨的时间可能要等8月底,等中报披露完毕。
对于后市,中长期看,在全球全面宽松背景下,对比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国内在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方面具备优势,A股具有较大配置价值;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下,固收、银行理财和居民存款向股市转移;短期看,结构性行情为主。3500点是历史筹码密集的区域,存在较大阻力,同时叠加中美关系不确定因素、宏观流动性斜率放缓、监管态度不确定性等问题,目前上行遇到阻力,突破3500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