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响100万亿大资管市场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的大消息,在周末引发各类机构热议。
十多家券商以及资管机构对此解读,延期综合考虑了疫情影响和金融机构实际情况,有利于缓解资管机构整改压力,实现资管业务稳步转型升级,并助推行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但机构也认为,延期虽然给各类资管机构整改预留了“时间窗口”,但过渡期延长不涉及资管新规相关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预计未来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的净值化转型、非标等领域的规范还可能继续提速。
延期将大幅缓解整改压力
有利于资管业务稳步转型升级
7月31日晚间,央行发布消息称,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考虑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转型面临较大压力。为平稳推动资管新规实施和资管业务规范转型,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审慎研究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同期,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还就资管新规过渡期调整答记者问,详细解读了延期的考虑和主要政策安排等内容。
消息发布后,多家资管机构和券商对此解读,综合考虑疫情影响和金融机构实际,延期将有利于缓解资管机构整改压力,有利于资管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信证券研究部表示,“过渡期延长1年+个案处理”显示了监管层“渐进式改革”、“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有利于给金融机构及投资者适应资管新规落地以更为宽松的环境。
民生证券研究院也认为,资管新规延期靴子落地,将有效缓解银行资管业务整改压力,有利于行业保持长期稳健发展。
除了银行业的资管业务压力外,先有子公司新规,后有资管新规,近年来受到最强监管的基金子公司行业的整改压力也不容忽视。
招商财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较为严重,适当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有利于资管机构更好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稳定作用,更好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六稳”、“六保”战略;同时可以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
从招商财富自身情况看,过渡期延长一年是合适的。招商财富表示,一方面,作为基金子公司,存量资管产品投向以非标资产为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实体企业融资、存量产品整改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适当延期有助于缓解资管产品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双重压力,为行业各机构的后续整改创造更为有利的监管环境,从而实现资管业务的稳步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前期公司已经按照监管要求,稳步推进存量产品整改,已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完成了规范;过渡期延长一年后,又有相当一部分的资产可自然存续到期,剩余的待整改产品通过合同变更、市场化转让等多种方式,在过渡期前基本完成整改的压力总体可承受。
招商财富表示,本次延期政策,为公司和资管行业的整改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公司资管业务的积极转型。
净值型产品占比达60%
机构预计部分领域整改会提速
在资管新规延期后,资管行业也非常关心当前存量业务规范整改的进度如何,对资管机构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光大证券研报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5月末,资管产品资产总量90.1万亿元,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余额占比较年初提升4.9个百分点至60.3%。同时,负债杠杆率回落至107.7%、非标债权规模同比下降7.6%。资管业务实现了平稳有序转型、整体风险持续收敛。但以当前进度,在2020年底原定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完全实现存量资产转化及风险出清并不现实。
该机构还分析,除新冠疫情影响外,资管新规延期具有四方面必要性:一是维护金融机构单体稳定,防范流动性风险;二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防止资产集中抛售;三是从存量风险化解角度,需要给予母行更长时间;四是从鼓励新机构发行新产品角度,对于理财子公司新兴事物需要予以适当的时间进行相应安排。
虽然资管新规延期1年,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子公司等各类资管机构的整改预留了“时间窗口”,但过渡期延长不涉及资管新规相关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多家机构认为,预计未来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的净值化转型、非标的整改还可能继续提速。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认为,“延期1年”+“一行一策”解决后过渡期阶段遗留问题的方案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无论是理财子的管理规模或大型银行的净值化转型进度,都会有加速的过程。
海通证券研究所也分析,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符合预期,利好存量产品处置,但延期时间仅1年并非无限制往后拖,存量非标仍面临整改压力,非标规模将逐渐萎缩。
而以非标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子公司,也亟待加快推进业务的快速转型。
招商财富表示,接下来,公司将以本次过渡期延期为契机,继续积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