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拨回到今年4月末,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出台配套指引。
“新基建”三个字很火,各路资本应时而动、“火上添薪”。
《通知》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版公募REITs正式启航。同时,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要求基础设施REITs将聚焦于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
中国版公募REITs扬帆起航已有三个月,公募REITs碰撞新基建演化出了怎样的投资机会?国内新基建REITs的发展进程如何?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
公募REITs进程缓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调研获悉,在公募REITs试点之初,很多公募基金公司蠢蠢欲动,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却寥寥无几。
据华南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透露,因为公募在拿优质资产方面没有明显优势,需要与券商机构合作,所以就目前而言,很多家公募在REITs方面还没有正式行动。
沪上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募REITs)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公司内部讨论过是否要做,但是最后觉得项目选择有难度,所以决定暂时不做相关产品布局。”
沪上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公司还没有开发相关产品,也没有专门研究公募REITs的团队。
问及原因,他表示,做公募REITs有难度,一方面需要寻找到好的标的和项目,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隔离机制,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
上述策略分析师评价道:“因为好的项目少,而专业的管理团队也比较稀缺,所以国内公募REITs目前处于一个试水的阶段,发展进程非常缓慢。”
据了解,目前国内公募机构推进公募REITs比较积极的当属鹏华基金。早在2015年,鹏华基金成立了国内第一只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募REITs产品鹏华前海万科REITs。
鹏华基金介绍,在鹏华前海万科REITs创设的过程中,鹏华基金设立了投资银行部,配备具有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经验、不动产研究经验、风险控制经验、特殊资产估值核算经验等复合专业背景、多知识体系的专业化团队。
新基建相对应的是以“铁公基”为代表的旧基建,主要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市轨道交通七大领域。这一概念始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为推动经济尽快恢复,新基建又被频繁提及。
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
也正是在该背景下,今年4月末,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出台配套指引。
瑞银证券分析师徐宾认为,基础设施REITs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丰富投资产品选择;从实体经济看,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拓宽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更好满足新基建的融资需求,助力新基建快速扩张。
意义重大的一项金融创新,为何迟迟难有动作?
落地的难点何在?
从上述采访来看,我国公募REITs的推进并不是那么顺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后,发现这主要受限于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策法规还不够具体、明朗,造成公募机构和投资者不敢轻易跟进。
“关于公募REITs,政策机制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尤其是税收处理还不够明朗,包括REITs基础资产的收益纳税和投资者的收益纳税。”沈萌认为,“税务等方面细节不确定或不调整,投资期望收益也就很难明确,导致市场缺乏投资者。”
实际上,从中国版公募REITs启动试点之初,税收安排问题就已经引起市场的关注。
据悉,前文提到的《通知》中未明确提及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税务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税收问题尽管并非设立REITs的先决条件,但对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市场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沪上某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REITs的产品结构比较复杂,税收方面可能会存在重复征税和税收过重的问题,进而拖累产品收益。
其次,对于底层基础设施项目的筛选和对底层资产的运营管理存在较大难度。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发行公募REITs。
鹏华基金指出,遴选适合发行公募REITs的基础资产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基础资产需具备较高收益率,以较好匹配投资人的权益投资风险溢价要求;二是基础资产须具备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三是基础资产市场化运作,且权益无瑕疵、可转移和法律隔离。
根据以上原则,鹏华基金认为,适合开展公募REITs的大类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停车场/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产业园区、工业物流园区等。以上多属于新基建领域。
在徐宾看来,在新基建试点项目中,数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