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始终将“创新”二字深入品牌DNA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正在数字化领域乘风破浪,加速转型。
7月27日,在“2020宝马科技日”当天,宝马一口气带来了包括适用于iPhone的BMW数字钥匙、BMW车载“西瓜视频”、业内首个停车场室内地图等多款车机端数字化产品。
同时,宝马宣布再度与腾讯合作,在今年年内将“腾讯小场景”推向中国市场,并在不久后将“微信车载版”引入BMW汽车,让客户“足不出车”就将食住行玩一网打尽。
如果将这些车内数字产品串联起来,可以说从上车第一步开始,直到旅程结束,宝马都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提出了解决方案,而且保证在驾驶场景下是适用和实用的,让客户拥有更愉悦、便捷和安全的豪华数字体验。
这也意味着,宝马已经不单是代表驾驶乐趣的超级驾驶机器,更成为高度数字化的智能生活触点。
“中国的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具有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充满挑战。宝马对于数字化拥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将不断提升系统整合能力和自主研发的‘硬核’实力,坚定地继续投资中国。”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宝马将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通过与合作伙伴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创新数字化发展。
而作为宝马中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宝马将继续加大在智能互联系统的投资,不断扩大和丰富车内数字生态系统,将中国成熟的数字生活引入车内,让汽车无缝连接至个人生活,并始终为更好满足中国客户,快速变化、个性多元的数字化需求而努力。
加大技术投入,
引领未来出行浪潮
事实上,无论是BMW数字钥匙还是“腾讯小场景”,一系列创新应用的背后是宝马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宝马在中国“2+4”战略落地的布局。
在宝马集团针对中国汽车市场提出的“2+4”战略中,“2”代表宝马集团旗下BMW及MINI两大品牌,而“4”则代表宝马在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服务化等关键领域的创新融入其产品和服务。
而数字化是宝马集团“2+4”战略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年中,宝马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了大量针对数字化领域的探索与投入,以期实现从传统车企向科技企业的转型。
从2001年率先在全行业推出BMWiDrive全新概念的操作系统,到2012年将“BMW互联驾驶”引入中国、2016年推出“BMW云端互联”应用软件,再到2019年成立的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宝马针对数字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投入。
如今,宝马第7代BMWiDrive人机交互系统已经具有很高的数字和智能水平,五维人机交互和BMW智能个人助理能够带给客户良好的体验,与此同时,第七代人机交互系统是模块化操作系统,具备远程软件升级功能,可以使车辆持续进化,让客户购车后仍可轻松享受远程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系统整合能力是宝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而出色的人机交互系统和扎实的操作系统,可以很好的集成客户喜爱和熟悉的数字产品和服务。
也正因此,宝马研发团队仍然投入了大量精力,将QQ音乐、喜马拉雅、西瓜短视频、腾讯小场景整合到宝马车机系统中,为客户打造了数字化的智能座舱。
“谁也无法准确预测未来5到10年数字化技术将如何发展。但我们已经规划出清晰的未来蓝图。我们会继续加大投资,加强自主研发能力。”
高乐指出,中国是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先锋市场,为了更好满足中国客户快速变化、个性多元的数字化需求,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了除德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发体系,1100名研发人员中有300余名数字化开发工程师。开发人员和市场专家协同工作,采用快速灵活的“敏捷开发”工作模式,快速响应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
这也意味着,在数字化的全面布局中,宝马已经搭起了完善的架构,并做到行业领先。而基于对于数字化的前瞻认知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宝马集团也必将在数字化浪潮中保持持续领跑的优势。
扩大“朋友圈”,
驱动在华数字创新
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的汽车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未来汽车生产企业布局的重点。
为进一步聚焦客户数字化生活的需求,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与日常生活无缝连接的、高度个性化的数字化体验,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宝马始终秉承着开放的创新理念,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提升发展势能。
同时,宝马对中国驱动数字化创新的战略地位有着充分认识,并采取了非常正确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数字化策略。
一方面加大投资,强化在中国数字化开发的自身实力。目前,宝马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沈阳分别建立了三个研发中心,使中国成为宝马在德国之外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
其中,位于北京的研发中心着重于整车的质量测试和车型认证,并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本土化策略制定。上海研发中心则着重于未来出行趋势研究、创意设计及数字化应用,包括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相关开发及应用。毗邻宝马生产工厂和动力电池中心的沈阳研发中心专注于电动出行的发展,以